第234章 兴安盟盗墓往事

倒斗 平川 2029 字 1个月前

所以各位小伙伴儿们,尤其是生活在乡村里的,一旦发现周围忽然来了放蜂人,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辨别方式也不难,就看他勤不勤快。

因为放蜂这个工作,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轻松,是件非常细致且累人的活儿。

尤其春夏两季,早起晨检,白天维护,傍晚还要收尾,一整天下来基本上没啥空闲时候。

所以如果总看不见他们大清早儿起来忙活,那这人夜里,指定没干啥好事儿。

咳,那啥,要有喜欢放蜂的朋友看见这段,可千万别骂我啊。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窝头真的不好吃,凉水澡也是真的不好洗,至于黑枣儿……总之还是早点承认错误,争取宽大处理吧。

话说回来,刚刚提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针对那种不超过三人的小团伙,要换成人手充足的大型团队就不好说了。

例如黄鹞子他们这趟,有专门的人负责蜂箱,放蜂的同时兼顾放风,所以不仅不会睡懒觉,反而比他妈正经放蜂子的起的还早!

这别说普通人了,就是碰上文侦队的,也很难被发现出什么破绽。

而根据新手哥交代,具体负责打窝的人就是伶姐,以及他那个色迷心窍的四哥!

我心想:嗯,靠谱儿……

伶姐她就爱放风。

毕竟放风不需要下墓,轻不轻松啥的都在其次,关键是安全,有任何风吹草动,她布置的暗手,立刻就能发现并做出反应。

讲了半天,新手哥声音有点发哑,我感觉他还比较听话,就让疤叔给他喝点水。

顿顿顿干掉大半瓶,他喘息片刻,继续说:“我大爷干活一直比较小心,不算买蜜蜂啥的,光打窝就干了三天才开始行动,等到下完铲子,我们发现这是一处辽代的贵族墓葬群,规模很可以,连大带小的,能有将近三十个坑!”

“三十个?”

“嗯对,没三十也得二十八|九,探墓那天我没上山,准确数不知道,后来也就忘了问了。”

我顿感吃惊不小。

尽管这个数字远不及李释缘墓葬群,但李释缘那一大家子,超九五成都是穷坑,如果不是因为他本人是个盗墓的,我们那趟根本不可能捞到那么多东西。

相比之下,新手哥他们这个就不同了。

货真价实的辽代贵族!

抛开出黄金面具的大坑不谈,我估计这些点子里,出货量最少的坑,单值怕也要在五十朝上。

虽然当时没问具体地址,但对于这种干一辈子也难见一回的大坑,我心里自然是好奇的。

以至于后来的好长时间里,每当我想起来,就会去查一查内蒙的考古新闻,看相关区域有没有类似发现,然而很可惜,直到我都去进修了也没能如愿。

直到两年前,萧曷烛墓现世,我才有了部分猜测。

仅仅只是猜测。

因为辽代史中没有这个人名。

读音相近的倒是有两个,一个是辽兴宗时期,北院枢密使萧合卓,另一个则是曾在兴宗一朝被流放的驸马都尉萧曷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