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人穷习惯了,一下子看到那么多钱,都觉得匪夷所思。
“咳咳咳。”苏轼双手背在背后,很得意地咳了两声。
钱不钱的倒是其次,苏轼是个有政治理想的,他要是那么爱钱,早就经商了,可他坚持为官。
他这么得意,不是因为拥有这些金银宝物本身,而是他得到官家的重用了。
到未来去上任那么重要的职位,官家给了他,这是莫大的重视啊!
“这是……”
“官家赏赐的,我被官家重用了!朝云,你给孩子们分下去。”
“还分什么啊!孩子们!走,我们去把这些宝物都卖了,全都换成交子,等你们爷爷你们爹再被贬的时候,带着交子上路比较轻松。”
“姨娘说的是!不过也不能全换成交子,多备些干粮。”
“装水的葫芦买大一些的,省得到了水少的路段没水喝。”
“多买些垫子吧,有的地方山路难走,在马车里多垫点褥子舒服些。”
……
一家老小商量着要买什么,就一起出门了,留下苏轼一人。
“不是!!你们礼貌吗!!!”
苏轼大喊。
可这些年跟着他到处被贬的家人已经跑出门了。
“爷爷腰不太好,给他买个垫腰的。”
“对。”
“啊,爷爷脖子也总是酸痛,买个好枕头。”
……
苏轼:……
家里人虽然很关心他,可是还是很没礼貌!
……
罢了,叫也叫不回来。
苏轼洗漱把自己收拾了一遍,就去找李清照。
这天晚上,孩子们都放学回家了,李清照带着苏轼到了幼儿园。
嬴稷、刘据、妲己、韩信……所有老师都在。
苏轼那个骄傲啊!
朱橚悄咪咪看这位大文豪,眼里满是崇拜。
其他时空的人都是到了幼儿园后,才在史书里,在文学作品里了解到苏轼的。
可朱橚在来幼儿园之前,就已经仰慕苏轼已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