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报应

他们还要不要活?

便只听着官家道:“朕的想法是,由陆先生牵头,郑先生主持,制定一部大宋士人基本道德守则……”

“天下士人,都得遵守守则!”

“若有所犯,轻则训斥,命其检讨,重则太学收教……尤为恶劣者,除其士大夫籍!”

“当然……”赵煦回过头去,看向两人:“释褐授官者,有朝廷法度约束,故不在此守则约束中!”

“不知两位先生,可愿助朕成此守则?”赵煦微笑着。

这就是要将士大夫这个群体,纳入国家管控。

陆佃和郑穆,互相对视一眼,然后就纷纷拜道:“陛下圣明!臣等恭遵旨意!”

“善!”赵煦颔首,看向前方,静静的等待着事态的发展。

可能过了一刻钟,也可能一刻多一些。

赵煦看到了,在州桥的那一边。

开封府府衙与御史台的官署前。

浩浩荡荡的士人队伍,如同撞上了铁板般,正在溃散、奔逃。

赵煦见着,忍不住在心中叹道:“暖风熏得士人醉,直把汴州做光州!”

只要士人敢闹事。

御龙第一将的骄兵悍将就绝对敢打!

因为,御龙第一将的士兵,在军饷之外,还有着丰厚的福利。

衣食住行,几乎无所不包!

哪怕是御龙第一将的辅兵,也是冬天有棉衣穿,夏天有饮子吃。

两个月发一双鞋子,四季都有新衣赐。

顿顿管饱,还额外给他们发米发油发盐。

每隔三个月,还会亲临军营,检阅全军,亲自监督发赏。

就差没有去士兵们的营帐,掀开他们的被子,看他们的饭食了。

这几乎是拿着全小将养空输的架势,在养御龙第一将的将校。

高福利、高待遇,加上高强度的训练,自然能养出,如狼似虎的军队!

于是,整支军队从上到下,都只听赵煦的指挥。

赵煦叫他们打谁就打谁!

别说打士人了,便是赵煦叫他们进宫清洗,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做。

因为,这支军队,就是赵煦自己从无到有拉起来的。

经此一遭,吃了这一顿棍棒教育后,相信从此士人们应该不敢再随意闹事了。

想到这里,赵煦的嘴角就轻轻翘起来。

为什么历代科举,每到放榜后,就一定有人闹事?

答:因为多数时候,其实朝廷,特别是宫里面的赵官家对他们的这些行为是默默支持的。

对赵官家来说,没有比这更廉价的买卖了。

挨骂、受损的只是知贡举的大臣。

但被士林称颂,认为仁厚的却是赵官家呀!

除此之外,这还是一种权术手段。

用来PUA规训大臣的手段。

更是所谓‘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祖宗制度的一部分。

仔细想想就能知道了——

文臣一任知贡举,就能收获数百名徒子徒孙。

若碰到文名显赫的大宗师,比如说欧阳修这样的,一次知贡举就可以改变整个文坛风向。

若其多活几十年,比如说,活到八十岁、九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