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交趾的命运

这些老弓、旧弓,能在交趾的环境下,使用一年吗?

反正,赵煦感觉悬。

再者,大宋现在有了更好的克敌弓,未来还会有火器部队。

区区神臂弓,还是旧的、淘汰掉的二手货。

并不能对大宋军队构成什么威胁。

所以,完全可以敞开卖。

这也是在鼓励交趾人多种稻米。

每年两百万石的稻米,哪怕按照广西米价,这也是两百多万贯的巨额交易。

等于说,这个稻米交子,将成为大宋商品,倾销交趾的利器!

想想看,交趾人每年通过稻米贸易,获利数百万贯。

但拿到手里的,却只是些纸。

这些纸当然有价值。

可以从大宋购买军械、甲器、丝帛等等。

交趾人拿到手里后,当然会选择花掉。

他们这一花,大宋商品就顺势进入了交趾国内。

等到将来,更是将完全击垮交趾脆弱的手工业。

从而使其变成一个专一生产稻米的国家。

并使其绑定在这条赛道上!

这才是赵煦要做的事情。

而且,和对大理国的政策是一样的。

这是阳谋!

李太德不合作,还有李乾德。

李太德听着,激动起来,忍不住问道:“臣斗胆敢问陛下,这稻米交子,如何发行?”

他听说过,辽人和宋人的交子贸易。

辽国通过岁币交子化,将原本价值不过一百五十万贯的岁币,变成了三百万贯!

凭空就翻了两三倍!

辽人因此大喜!

若他也能争取到这个条件……

每年两百万石稻米,直接通过交子化,放大成四百万贯甚至五百万贯的交子!

那他回国后,必可直接取代李乾德那个废物!

同时,他也将借这笔巨款,让交趾强盛!

打不过北朝的宋国,灭掉占城,进兵真腊,轻轻松松!

照样可以让交趾成为一个拥有数千里的广阔帝国!

到时候……

或许还可以再找北朝算今年的帐!

赵煦看向他,如同看傻子一样。

“自是一比一……”

“稻米价多少,就予多少价值之交子。”

说着,就又向李太德科普了一下这稻米交子的运作原理。

还是老毛子的交互会的记账卢布套路。

倒不是赵煦不想利用这个机会,多印点钱去掠夺交趾的财富。

而是,首先如今的交子防伪技术还不成熟,还需要迭代,才能满足防伪需要以及大范围流通的潜力。

其次,则是广西和汴京相距遥远,难以监管。

万一有人监守自盗,大量印刷交子。

那就是灾难了。

至于宋辽交子为什么能够流通?

这是因为,它的发行就在赵煦的眼皮子底下,可以随时监管。

同时,其流通范围,也是主要在开封府。

了不起,也就是在大名府、洛阳等地有着小规模流通。

所以,赵煦可以通过李宪控制的交子务、黄良的飞钱铺还有石得一的探事司,大概掌握交子流通情况。

市面只要出现伪造的交子,他大概率可以第一时间发现。

广西就不行了,监管不到!

只能用笨办法,采用记账卢布的方式,点对点的发行稻米交子指定用途。

这种交子,实际上就是一张官府的批文。

用完就作废的那种。

而且,总量可控——交趾人交割了多少稻米,就发行多少,交趾人花了多少钱,就扣掉多少。

主打的就是一个字:稳。

这样一来,交子的信誉,就可以建立起来。

等到将来,油墨、纸张、雕版技术迭代到可以一用的时候。

就可以借此全面铺开。

李太德听完,却多少有些落寞。

可同时他也知道,这才是现实。

交趾小国,在北朝这里,哪里能和辽国一样?

配吗?

他仔细的想了想后,觉得这个条件其实也很不错了。

至少北朝肯放开限制允许他从北朝采购甲器。

有了这些北朝的坚甲、强弩、利刃。

还怕不能击破占城、真腊?

于是,李太德俯首再拜:“陛下恩典,臣铭记在心。”

“回国后,必与臣兄及国中上下,仔细分晓。”

赵煦微笑颔首,忽然道:“朕听说,交趾国王干德,迄今唯有子嗣?”

李太德咽了咽口水,心脏扑通扑通的跳起来。

本来,在战争失败后,他就有机会,软禁或者废掉他的那个废物哥哥的。

但因为顾忌宋军干涉——以下犯上、以臣逼君,是儒家大忌。

他才不得不作罢。

其后,便因为遇到真腊、占城的进攻,交趾陷入危亡的关口,不得已与李乾德合作。

这才有了他的入朝汴京。

但,若北朝不干涉他的行为呢?

李太德战战兢兢的拜道:“奏知陛下,臣兄确无子嗣……但,佛祖保佑,将来定能诞下子嗣。”

佛祖保佑?

便是佛祖显灵,李乾德也没有子嗣的希望了。

这十几年来,李乾德连个女儿都生不出。

难道三十多岁就能生出来?

笑话!

赵煦当即抚掌赞道:“卿真忠良也!”

“若交趾国王不幸绝嗣,能承交趾宗庙者,必卿也!”

李太德咽了咽口水,再拜俯首:“臣安敢有此望?”

“只是,倘佛祖不保,事到临头,为了祖宗和宗庙先王……”

“臣恐怕也只能以卑鄙、愚钝之才……请旨于陛下,请陛下定夺!”

赵煦呵呵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