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唐处于盛世,一切运转都算良好,又不是到了什么危难之际。
他李隆基作为大唐的天子,在这种时候,怎么可能让你李白一个新人直接主政一国?
要是这样的话,那这朝堂任免,岂不是形同虚设了?
除此之外,李白性子过于狂傲,得罪的人本来就多,只是先前在权力上,跟朝中掌权之人没有什么冲突,加上有自己的宠幸,他李白才能活到现在。
如今李白大放厥词,想要掌管权力。
若是这样还不把李白踢走的话,那就会让很多人睡不着了。
等这些对话传入李林浦,杨国忠这些权臣耳中后。
这些人为了清除后患,减少敌手,肯定是会对李白做局的。
就李白这性子,这为官之道,只要是局,他肯定钻。
一旦入局,到时候就是李隆基这个皇帝也不一定能保住李白。
李隆基也不想一个杀害贤良的名头,所以直接就把李白赶走了。
从天宝元年秋,到天宝三年春。
李白的仕途,也算就此结束了。
从开始收到天子诏书,别过自己儿女时,作出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到力士脱靴,贵妃研墨时写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再到抱怨时,阴阳官场所作的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最后到赐金放还。
李白这为官之路,那真可谓是精彩。
“6啊!李白这官当的,他真的是半点都没委屈自己。
至于别人委屈不委屈的,那李白就管不着了。”
“玉真公主:我是造了什么孽?让我这么倒霉?举荐三个人,给我来三个坑。”
“说实话,李白属实是有点过于摆烂了,起点这么高,结果这样摆烂。
真就和他喜欢名山一样,说隐居那只不过就是这么一说,真要他隐居,他也隐居不了多久。
求官之路,他走了这么久,当了官又这么摆烂,那只能说,李白是真不适合当官。
至于说什么让他掌权,让他治国之类的,就这秉性,敢让他治国,那真就是昏君之举了。”
“若是只看安史之乱,我觉得唐玄宗那是真的废,可若是只看他处理李白的事情,那我觉得这唐玄宗那是真的圣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