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发生(为盟主

朱翊钧敏锐的察觉到了冯保和赵梦祐本来的目的。

这是斗争中的渐进性。

“是的,陛下,臣不想陛下前往,让海总宪去一趟吧,臣以为海总宪最为合适。”冯保也直接了当的承认了,自己提议三千缇骑,就是不想让陛下前往。

这是破坏祖宗成法,这么多年了,科举取士都没变过!现在突然额外增设,绝对是有黑幕!是为了给某些达官显贵的子嗣们大开方便之门!

也就是万历维新以来,海瑞和沈鲤才算在朝堂逐渐站稳了脚跟。

沈鲤的名声极好,作为高拱同乡,又是嘉靖四十四年的进士,怎么看都该是高拱的门下,但沈鲤有骨鲠之气,勇敢的对座师制说不,当然他也挨了铁拳,结结实实的修了几年的黄河大堤就是了,沈鲤不阿谀奉承、不趋炎附势、不攀龙附凤,甚至连皇帝都敢顶撞,在士林里的名望极高。

三千缇骑的军备,别说国子监了,从西直门打到东直门再打回西直门都够用了。

科举增设额员,这是早有预兆之事,算学,天地人三才之总经纶,是格物分科治学的立根之本,万历维新已经十一年了,明理堂都设立十年了,现在想起来闹了?

御史们的斗争是非常精彩的,为了逃避抬水,各种手段尽出,起初想要通过集资雇佣来抬水,但是没有挑水夫愿意前来,毕竟之前的挑水夫被羞辱,给都察院抬水,等同于自取其辱,而且有皇帝撑腰,挑水夫也不怕这些个御史。

朱翊钧打算亲自会会这帮国子监的廪生,也不干什么,当面聊聊。

明理堂和率性堂,是国子监内的两个‘上舍’,算学能考到八十分以上才能进明理堂,而明理堂可以考皇家格物院,或者前往皇家理工学院任教,而修道、诚心、旁通三堂是中舍,而正义、崇业、广业、度数是下舍。

“陛下,这矛盾刚刚稍稍掀起一点点的波澜,陛下就亲自出面,若是矛盾激化,就只能疲于应对了。”冯保十分坦诚的表明了,陛下这个时候前往不明智。

度数堂、旁通堂、明理堂,就是国子监的三级算学学堂。

国子监整体坐北朝南,彝伦堂居北上位,彝伦堂后面就是敬一门,敬一敬的这个一,是皇帝,敬一亭内有嘉靖皇帝修建敬一亭亲手题写的碑文,但这敬一亭从修建好了之后,除了典礼,廪生们根本不过来。

彝伦堂左右两侧为东西讲学堂,几个学堂都在这里。

海瑞和沈鲤在彝伦堂等待着。

李开藻声名在外,这次掀起风力舆论的就是他带的头,而且他丝毫不遮掩自己带头的身份,反而以此为傲,四处聚谈,将廪生聚集在了一起,鼓噪声势,刷声望、博名声、挨了廷杖,就是文人风骨,就是骨鲠正气这种事,历来都不算罕见。

这种博名望的做法,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文人风骨,至于究竟是反骨,还是风骨,就要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

在武宗朝之前,廷杖是绝不会打死人的,请廷杖就成了刷声望极好的办法,但自从武宗朝出了个立皇帝刘瑾,这个大太监极其凶狠,自此开启了廷杖打死人的先河。

李开藻、李开芳兄弟二人都是福建人,李开藻是今年金榜题名状元的有力竞争者,少有才名,四岁读书,七岁作诗,八岁在私塾解仁字,曰:本心安处为仁,九岁参加了县试,十九岁中举,万历十一年,虚岁二十岁的李开藻来到了京师参加会试,与人聚谈,皆言其聪慧过人,颇有才气。

如果李开藻考不中状元,或者连进士都没中,那从四岁开始经营的才名,就有用处了,他李开藻考不中,肯定是有人科举舞弊!肯定是有黑幕!否则他李开藻怎么考不中呢!

海瑞在邸报上看过李开藻的文章,写的很有章法,而且熟读矛盾说,公私论,对生产极为推崇,乃是新学儒生。

“最近京师出了个乐子。”沈鲤笑着说道:“最近元辅和心腹游七闹别扭的乐子。”

“哦?愿闻其详。”海瑞眼前一亮,满脸笑意的说道:“整天看次辅追杀逆子,都察院御史抬水,这又有新的乐子了,快快说来听听。”

<div class="contentadv"> 乐子人海瑞,除了反腐抓贪,就最喜欢看各种乐子了,不用抬着棺材劝谏皇帝勤勉,以振兴天下为本的他,这官场生活变得惬意了起来。

“元辅是荆州人,那边多穷苦,很喜欢吃辣椒,但因为元辅久坐有痔,所以不能食辣,之前皇帝看的很严,整个府上连一个辣椒都看不到,这不最近元辅母亲过寿,荆州地面的亲朋就送了一份辣椒过来,元辅母亲喜欢这个家乡味儿,就让人采买。”

“元辅在府中藏辣椒,游七整日里找辣椒,一时间就开始了拉锯。”

海瑞眉头紧蹙的说道:“这游七不是以下犯上吗?”

沈鲤笑着解释道:“游七有旨意啊,正经的圣旨,有轴有缎面,作为全楚会馆的大管家,游七不能让元辅吃辣,一根筋的骆思恭也盯着呢,所以游七不是以下犯上,元辅也不算抗旨,毕竟是母亲给的,而且也看了病,觉得可以吃一点。”

“最后谁赢了?”海瑞好奇的问道。

沈鲤探了探身子说道:“游七赢了,骆思恭从缇骑营借了一头嗅觉灵敏的犬,就把全楚会馆的辣椒全都找出来了,游七把辣椒给了菜户营送菜的送菜夫,有意思的地方来了,这件事,你知道从哪里传来的?”

海瑞一愣,疑惑的问道:“从哪里?”

“是从宫里流传出来的,听说陛下听说后,笑的可高兴了。”沈鲤说明了情报来源,这个乐子,来自于皇宫,确切的说是陛下故意传出去的乐子。

张居正,是个活生生的人,他也有自己的欲望,比如说辣椒。

辣椒传入大明,是在孝宗年间第一次出现了明确的记载,读书人将其称为番椒,传入的路线极为明确,一条是从丝绸之路进入甘肃陕西等地,故而有秦椒之称,另外一条路是从东吁传入云南,在云南地方快速蔓延起来,叫小米椒,秦椒和小米椒最终在四川和湖南等长江中上游地区,形成了辛辣重区。

辣椒的广泛流传,原因有很多,但其实归根到底就一个,辣椒下饭,长江中上游地区的水路发达,客货船舶聚集之处,都有码头,而码头上卖力气的苦力,没有足够的油脂和肉类摄入,就只能用辣椒下饭。

这就是辣椒快速在四川和湖广形成辛辣重区的原因。

李开藻来了,沈鲤和海瑞都不喜欢这等人物,看看那穿着打扮,一身绫罗绸缎,腰间恨不得挂十八个零碎,手里拿着一把折扇,这二月的天还是倒春寒,这折扇有什么用?从李开藻过去的履历去看,从小他的父母就开始为他打造人设了,一个聪慧过人的读书人,从字里行间跃然纸上。

“你找人代写发在民报上的文章,我看过了,代写的人是谁?”海瑞直截了当一句话,让本来趾高气昂的李开藻立刻就瞪大了眼睛,这么机密的事儿,海瑞这个都察院总宪是如何得知的!

“我自己写的!我自己写的!”李开藻直接被问的破了防,直接就大声的喊了出来,这件事一旦事发,他这么多年的一切荣誉,都会化为乌有。

“你急什么。”沈鲤没好气的说道:“海总宪为人正直,既然问你,就有理由,你照实说,海总宪不会到处说的,还有海总宪是正二品,我是正三品,伱真的要在我们两个人面前撒谎吗?”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就是我自己的写的!”李开藻仍然大声的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