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一旦对吕宋产生了忌惮,不需要做别的,只需要一句禁止吕宋商舶到大明往来,吕宋总督府立刻就会失去广泛认可和支持,各种妖魔鬼怪层出不穷,朝廷担心殷正茂在海外,有什么不臣之心,殷正茂更担心失去朝廷,更加明确的说失去皇帝陛下的圣眷。
不会打仗,但是朱翊钧会搞后勤。
朱翊钧是很乐意这种哲学上的争论的,思想上的碰撞,一定会摩擦出火花来,这符合矛盾说的矛盾相继释万理的基本观念,有利于大明社会意识的进步和逐渐接近社会存在。
八月初七,京城的论战落下帷幕的时候,远在吕宋的国姓正茂也收到了皇帝陛下的圣旨,宣旨的是司礼监的禀笔太监李佑恭,这个经常四处出差的司礼监大珰,乘坐着水翼帆船,从天津卫一路南下,过山东密州市舶司、过松江新港、浙江舟山、福建月港、澎湖巡检司、吕宋密雁港、最后赶至马尼拉。
李佑恭一直缓了大半天的时间,才算是能站稳,在沐浴更衣之后,李佑恭来到了吕宋总督府准备宣旨。
张居正现在最大的政绩,不是新政,而是他培养了一个过于合格的君王,太傅自己当反面教材,皇帝岂不是要有样学样?
“胡按察安心,张某称不上光明磊落,但不是那般没品之人,学术异见罢了。”张居正也没有打机锋,让胡直细品,而是给出了承诺,不会因为这件事迁怒。
<div class="contentadv"> 就是夫妻也会吵架,张居正和皇帝还会有分歧,只要不是道路上的分歧,就不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分道扬镳,胡直并不是新政的敌人。
其实朱翊钧本人是挺胡派,因为挺张派的论点,最强而有力的证据,其实站不住脚,万历皇帝本人就是铁例。
“先生莫失意,朕哪里还有五瓶国窖,冯大伴,给先生送去。”朱翊钧看着张居正,安慰张居正,这挺胡派不愧是激进派,先插了自己三刀,吵赢了,那是理所当然。
不需要什么条件,皇帝剑指之处,就是大明水师踏平之地。
社会意识的进步,可以进一步指导社会存在的进步。
“国姓爷稍待,让咱家在地上趴一会儿,有点晕地。”天使李佑恭趴在地上,不撒手,实在是天旋地转晕的厉害。
没错,伍惟忠说话算话,跟着万文卿选择了当监当官去了。
而耿定向、焦竑师徒二人,对生产做出过精准定义,而他们对生产力,在草原的模型之下,做出了进一步明确的定义。
殷正茂只好走到了栈桥之上,准备将李佑恭扶起来。
朱翊钧略显无奈,万文卿那是仕途不顺就回家继承家业,是有退路的,而且京师的窑姐们无法满足万文卿的胃口,再加上王谦花费了三万两的重金社交,又哄又骗,才把万文卿哄骗成了万金买马骨的马骨。
而开海阔少万文卿面对京师第二阔少王谦的时候,才会由衷的说:王少爷,太有实力了!
张元勋和邓子龙十分确信的回答道:“没有!”
万文卿离开了京师,在天津卫滨海港坐船前往广州,而随行的还有他的同榜、同师、同乡伍惟忠。
吕宋总督府的存在,是沐浴皇恩而生,沐浴皇泽而长,是陛下力排众议赐下了国姓,更进一步的政治羁縻,让吕宋总督府的统治变得稳定。
国窖都流向了南衙、海上,供给大明水师了,朱翊钧最近赏赐都没赏赐过国窖,这可是压箱底的国窖了。
在万文卿、伍惟忠、邹元标离开了京师的时候,京师掀起了一股讨论的风潮,各地杂报,开始讨论张居正的心学和胡直的心学,其实这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挺胡派拿出了大杀器,胡直的三个门生!邹元标冥顽不灵,万文卿有恭顺之心,敢为天下先尊朝廷号令,第一个报名了监当官,为天下儒生做出了表率,而那个伍惟忠则是趋炎附势,贪图享乐才追随南下。
万历六年,已经很少有人把密雁叫做班思兰了,班思兰是红毛番起的名字。
而且很多时候,不是事情非常的棘手,皇帝不愿意做出处置,宁愿在那里放着,等待时间去弥合一切的伤口,而是单纯的忘记了,内阁催促之下,才把满是灰尘的奏疏下章内阁去办。
圣旨的内容很简单,皇帝先是慰问了异地他乡为大明戍卫海疆的军兵、夸奖了殷正茂在吕宋的统治合乎于道,郡下治理欣欣向荣,而后说起了和安东尼奥的交易,需要武力催收货款。
大明的羊毛生意在茁壮的成长,草原上匹的数量正在稳定的减少,种植牧草的草场越来越多,十五亩草场放一只羊,逐渐可以十五亩草场可以养两到三头羊,全看天意的随水而栖的草原游牧生活,正在被半耕半牧快速代替。
人,改变自然的能力,就是生产力。
“没有,鹰扬伯张元勋、水师番都指挥使邓子龙,咱们在吕宋有困难吗?”殷正茂看向了身后两位将领问道。
“臣等恭迎圣旨。”殷正茂带着吕宋总督府的一应官员跪下接旨。
也不知道那些个海防巡检水上飞们,到底是怎么样适应这水翼帆船的,李佑恭每次坐这玩意儿,都要五体投地缓上很久很久。
方外之地的确是礼乐皆失,但不是没有乐趣,比如邓子龙和罗莉安,真的是没眼去看,前几天罗莉安不堪征伐,居然找了帮手,比如张元勋,喜欢拿着鞭子,四处执行鞭刑,殷正茂的乐趣,则是和泰西人斗智斗勇,日拱一卒的蚕食棉兰老岛。
论迹不论心,挺胡派在辩论赛中,获得胜利。
张居正作为大明帝师,要收拾他一个广州按察,就跟玩一样,再加上张居正作为顶级读书人那些脏手段,胡直是生怕张居正怀恨在心,挟私怨报复。
“这是…”李佑恭看着厚重的总督府城门,总觉得有些怪异,这门实在是太厚了。
李佑恭本来就拿两成出来做试探,给了讨价还价的余地,结果殷正茂还是没有讨价还价,李佑恭放下了酒杯,左右看了看,用恰好四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陛下知国姓爷辛苦,特地嘱咐,再拿出一成来,给国姓爷,国姓爷人在海外,用钱的地方海了去了,朝中大臣喋喋不休,国姓爷勿虑,陛下和先生在朝,贱儒们翻不出什么浪花来。”
张元勋和邓子龙猛地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端起了酒杯说道:“大珰,喝酒喝酒。”
只进不出的貔貅,居然也有爆金币的时候!
实在是让两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浪里白条惊骇不已。
别说他们没见过,大明朝谁见过这场面,那可是三成利,陛下说给就给了?!
求月票,嗷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