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说的是三皇子的事情。
相比大皇子以及二皇子,皇帝与这个儿子相处不多,也是这时看到太后拿出的字,皇帝才恍惚意识到,三皇子竟然也已经可以去大本堂进学了。
太后笑着说:“这么说,皇帝是也觉得不错了?贤妃养三皇子,也的确是很能称一句尽心,就是亲生的母亲,也并非各个都能有这样的耐心。”
皇帝点头说:“母后说的是,贤妃的确是将三皇子养的不错,儿子想,不若明年就让三皇子进大本堂,跟他的两个哥哥一块读书吧。”
太后自然点头,等皇帝走了,她就让人去咸阳宫跟沈贤妃递个话,说皇帝已经准了三皇子明年入大本堂进学的事情,让贤妃安心。
钱嬷嬷跪坐在旁边给太后揉腿,等传话的宫人领命去咸阳宫办差,她就笑道:“奴婢看,娘娘现在是真喜欢贤妃娘娘。”
太后叹了口气,摇头说:“沈氏呀,当年予就觉得她可惜,这些年真正相处下来,又怎么可能讨厌她?只是予喜欢也没用,沈氏这运道也实在是不济了些。”
太后不得不承认,就连她,所有的抬举也并非是真的为了沈贤妃好。
所以,哪怕现在她已经用不到贤妃或者三皇子了,能为贤妃做的事情,她也愿意多替贤妃做一些,就算是弥补吧。
感慨完,太后吃了口茶问钱嬷嬷:“司药司那边怎么说?莫非赵氏这次竟还能撑的住?”
提起这个,钱嬷嬷难免有些沮丧,“赵大人刚去那会儿,是说皇后娘娘也病的快不成了,谁知前几日竟又有了好转,别看皇后娘娘平日总是看着病殃殃的,没想到却有逢凶化吉的本事,还有贵妃娘娘也是,据六局的人说,贵妃娘娘现在是日日的哄着皇后娘娘开心,两个人可比在皇宫的时候好的多,娘娘您说,这贵妃娘娘她到底图什么啊?她难道就看不出来,只要皇后娘娘薨了,那坤宁宫的凤座就是她的囊中之物?”
太后远比钱嬷嬷沉得住气。
“能挺过去,就说明她的福运还没有用尽,予这么多年都等了,难道还急这一时半刻么?至于贵妃……”
太后又笑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