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大明宝钞的危机!解决之法!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3195 字 1个月前

曾经笃定的估计,到现在如梦幻泡影,再难作为依靠。

杨荣见朱允熥陷入沉思,接着道:“陛下,此事绝不可粗心大意。”

“技术的扩散犹如洪水决堤,让伪造宝钞的水平水涨船高。”

“虽说短期内,应该还不会引发太大的危机。”

“但长此以往,那些妄图通过制造伪钞牟取暴利的人,其技术必然会持续提升,变得愈发精湛。”

“倘若大明宝钞仅仅在国内流通,倒还可控。”

“有大明银行的严密监测,再加上各级官府的全力配合,即便伪造者手段高明,也绝难逃脱我们的掌控。”

“一旦发现伪钞踪迹,便可迅速出击,将其背后的犯罪团伙连根拔起,彻底捣毁。”

“然而,当下的形势却并非如此简单,反是极为严峻。”

“如今,大明宝钞正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且随着大明与海外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一趋势越发明显。”

“海外诸国能接受大明宝钞,使我们只需印制宝钞,便能轻松购买各国的货物,这固然是一件好事。”

“但这些在海外流通的宝钞,却成了大明银行监管的难题。”

“海外地域广袤,局势复杂,大明银行很难对其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管。”

杨荣的脸色仿佛被一层寒霜所笼罩,表情严肃得近乎沉重。

他的声音,字字句句如重锤般敲击着众人的心弦:“世人熙熙攘攘,皆为名利所驱。”

“制造伪钞,一本万利,足以令无数人铤而走险。”

“若一些心怀叵测之人,在国内借助《科学》期刊学到先进技术,而后远赴海外。”

“如同昔日那些无恶不作的人贩子一般,与当地土著以及对大明怀有敌意的国家或势力相互勾结。”

“运用从大明所学的技术,再借助他们的力量,大肆印制伪钞。”

“到那时,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一旦大量伪钞在海外流通开来,海外大明宝钞的信誉,必将瞬间崩盘。”

“这股恶浪,恐怕还会反噬国内。”

“届时,大明国内的金融秩序,只怕也会遭受严重冲击,甚至陷入混乱之中。”

“从前旧版大明宝钞的例子,殷鉴不远。”

“那时的宝钞,使用远没有今天这般广泛。”

“甚至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若往后再出现如从前旧版宝钞那般假钞泛滥的问题,其影响之深远,后果之严重,臣不敢设想。”

“此事关乎国本,陛下,不可不防啊!”

他一番话说完,现场瞬间陷入了一片死寂。

众人皆神情凝重,陷入了深深的沉默。

如今,大明宝钞早已彻底取代了白银与铜钱,更是如同细密的春雨,渗透进民间百姓生活的每一处角落。

不止白银和铜钱,还有各种以物易物,或者用布匹或者其他物品充当等价交换物等等方式,都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消失得无影无踪。

宝钞的使用规模,相较于以往,又何止增长了十倍,恐怕都有一百倍了。

想当年,朱元璋推行宝钞,最终却落了一个一塌糊涂的局面。

但当时的大明,尚不至于因此而伤筋动骨。

可若是如今的新版宝钞,也重蹈覆辙,那影响之大,就完全不是之前能比的了。

技术的发展,是一柄锋利无比的双刃剑。

倘若技术不进步,自然无需担忧伪钞制造水平突飞猛进而带来的问题,

然而,人又岂能因噎废食呢?

大明若要繁荣昌盛、不断发展,就必须坚定不移地持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

但技术的扩散又会使得伪钞制造变得简单,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你的担忧极为在理。”朱允熥率先打破了这片压抑的沉默,出言道:“不过,制造伪钞之人的技术水平在提升,咱们大明官方的科技实力,只会提升得更为迅猛!”

说到此处,朱允熥脸上原本笼罩的阴霾如轻烟般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抹自信的笑意。

“你们放心,朕一直以来都责令大明科学院深入钻研相关技术。”

“如今,他们所掌握的技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他们已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进步。”

“当初朕仓促推出的宝钞,难免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

“时至今日,也确实到了发行新钞,替换旧钞的时候了。”

要知道,朱允熥当初推出大明宝钞的时候,《科学》期刊尚未问世,大明科学院更是无从谈起。

与那时相比,如今大明的科学水平,简直是天壤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