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白纸黑字,按手印,签契约。”中年男道:“我知道诸位的家底,卖了粮食和物资,剩下的款子,大抵还负担得起,只是需要时间慢慢还。”
“银行延长还款期限后,诸位的难关也可以就此渡过,如何?”
又是一阵沉默。
中年男并不着急,神情淡定。
“我愿意。”终于有商贾出言喊道:“只要能顺利脱身,我大不了割肉认输。”
“我愿意!”
“我也愿意。”
有人带了头,其他也纷纷出言。
很快,酒楼内的商贾,一大半都同意将手中的粮食和其他物资,皆出售给大明粮食和物资储备司。
目睹这一幕,老朱的眼神内不由得露出疑惑之色。
在他看来,这些奸商都罪该万死。
就该趁这个时候,让银行将他们全部逼死才好。
却没有想到,事情忽然峰回路转,银行竟放了他们一马。
大明银行这样做,显然是得到了朱允熥的指示。
但为何自己的孙子,要这样呢?
老朱虽然聪明,可对于经济金融这些知识,委实欠缺。
之前才会将大明宝钞搞得一塌糊涂。
自然也看不懂朱允熥这番操作。
“太孙殿下此举高啊!”吉垣在一边赞叹道。
“何以见得?”老朱追问道。
吉垣连忙解释:“依奴婢看来,太孙殿下此举,有五重用意。”
“第一,谷贱伤农,米贵伤民。为了打击这些劣绅奸商,让粮价暂时跌下去,这是难免的。”
“但这种情况不能持久,朝廷还是要保证粮食价格的稳定。让粮价回到原来官仓出售的价格势在必行。”
“何况现在市面上流通的钱挺多的,就算朝廷不出手,等恐慌潮过了,该破产的奸商都破产了,粮价也会自行恢复。”
“若是那时候,朝廷官仓里面没有粮食,粮价就会涨上天,朝廷再无法稳定,那可就真要出大乱子。”
“此时将奸商们手中的粮食收回来,国库粮仓里面有了粮,才能保证大明的粮食价格稳定。”
老朱微微点头,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
官仓无粮可售的情况,绝不能持续太久。
可现在还没有到秋收的时候,官仓的粮食,也只能从这些人手中买。
“其二,这次的事,狠狠打击了奸商的囂张气焰。”
“下手最狠的奸商,如今已经倾家荡产了。剩下的商贾,有了这次的教训,应该再也不敢随意扰乱市场。”
“其三,经过一进一出,朝廷大赚了一笔,充实了国库。”
“其四,有粮食和物资储备司收储,一下子收购了这么多粮食和物资,秋收的粮食也已经签好合约了,以后大明粮食供应,皆可高枕无忧。”
“其五,大明银行抽贷,虽然是按契约办事,但依然是有损大明银行的信誉。”
“只不过,大明银行家大业大,再加上又是受太孙殿下的指示,维护市场稳定,这点冲击,还能承受。”
“可凡事不能做得太过。”
“此时收手,便能将大明银行的信誉损失,降到最低。”
“这些商人仍与大明银行有业务往来,将来还可互利合作。”
“若是将他们都逼上死路,那大明银行也会损失掺重,大伤元气。”
“大孙殿下此举高啊!”
老朱摸了摸胡须:“你说得有道理,还是咱孙子聪明,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