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贪污受贿而入狱治罪的军方将领,数量比文官少得多,比例也低得多。
蓝玉率军出征时,敢抢北元王妃,这固然是因为他本身胆大妄为,以及有着刻意自污的想法。
但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军队出征打仗,烧杀抢掠并不是多罕见的事。
这也是封建时代所有军队的通病。
所谓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绝大多数都只是程度上的区别,以及史书的美化!
不同军队的军纪当然有区别,而且还是天壤之别。
可在封建时代,要让军队真正做到秋毫无犯,那基本上不可能。
本身士兵的素质就非常低,他们打仗就是为了升官发财。
更别说大明朝廷并不给士兵们发什么军饷,卫所军队靠自己种田养活自己。
对士兵们而言,出去打仗就是纯损失!
若是打了胜仗,还不能趁机捞点好处,抢点财物,那恐怕士兵和将领都要不干了。
何况,对每天提着脑袋打仗,活过了今天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活的士兵们来说,仅靠军纪是管不住的。
老子明天就要死了,还怕你今天的军法惩罚吗?
早一天死,晚一天死,有多大区别吗?
火气上来了,当场就反了!
将领们对此也心知肚明,所以要求不会太过苛刻。
否则,由此引发士兵骚乱,就得不偿失了。
但这种风气一旦树立,便会蔓延,影响到全军。
即使和平时期,不打仗了,以前长期养成的习惯,还会保留下来。
兵痞子难治,在历朝历代都是顽疾。
将领们亦是如此,骄纵无比。
一般来说,朝廷对他们会加以安抚,拉拢。
为了稳定军心,没有太大的过错,就不会严惩。
要禁止各卫所驻军将领私底下偷偷经商营利,谈何容易?
税务司已经捅了地方豪强和胥吏们的马蜂窝,若是再搅乱军队,后果不堪设想。
“放在以前,此事自是千难万难。”
迎着杨士奇的目光,姚广孝却显得镇定无比。
“如今太孙殿下率大明海军得胜归来,威名远震天下。”
“大明海军当初挑选人员极严,所有人都是读过书,识得字。”
“他们有能力担任各级将领。”
“眼下他们又有军功在身,可以顺理成章的提拔。”
“他们又是太孙殿下亲手调教出来的。”
“正好抽调其中的精干之士,赴各卫所领军,整肃军纪。”
“若有异动,也能弹压。”
“又何须杞人忧天,担心此事引发动乱呢?”
姚广孝转而望向朱允熥:“若贫僧所料不差,恐怕太孙殿下早就想整军了吧?”
“当初太孙殿下招兵入大明军事学院,就已经铺好了路。”
老和尚振声道:“眼下便是最好的契机,先从禁止各军将领经商走私开始。”
“一则扭转军队里面自开国战争以来形成的不良风气。”
“二则只要军方不牵涉其中,税务司征税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三则太孙殿下亦可借此机会,把军权牢牢抓在手中,从此再无人能威胁太孙殿下的地位,还可预防将领们拿着经商赚来的钱,收买人心,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有此三利,贫僧以为,整军势在必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