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天下苍生!朱允熥的志向!姚广孝的选择!

退位让贤 姜阿山小树 3271 字 2个月前

“人民才是这方天地真正的主人,才是历史的推动者。”

“死一个帝王,死便死了,将来自然会有人继位。”

“灭一个王朝,灭便灭了,总有新的王朝重新诞生。”

“唯有人民,传之不尽,灭之不绝。”

“这天下因人民而立,世间因人民而存!”

“若无人民,一切便无意义!”

“大浪淘沙,本王虽贵为皇孙,亦是天下苍生中的一员。”

“本王写: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可没有写:数风流人物,还看本王!”

“今朝的风流人物,其实并不知是谁,但一定在千千万万的人民之中!”

“本王这样说,你能懂吗?”

“这世间风流,本就属于人民。”

“君王者,人民之君王!”

“将相者,人民之将相!”

“你还觉得此诗与后面对联相矛盾,还要问哪个才是真正的本王吗?”

姚广孝怔怔听他说完,那张万古不变的佛脸,已满是骇然。

“想不到吴王殿下竟有这等认识,倒是贫僧着相了。”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他喃喃自语,惊骇之情,久久不曾褪去。

若是某个学识渊博士大夫说出这番话,姚广孝倒也能接受。

但出自一位皇孙之口,却令他难以置信。

这就是大明江山的继承人吗?

有这样的人在,他还要去辅助什么燕王吗?

难道眼前之人,不比燕王好千倍万倍吗?

他一生修佛,却不入空门自隐。

皆因怜悯众生之苦。

可一人之力,又如何救得了天下芸芸众生?

故而他才想选择一位皇帝辅助。

如果没有,那就起兵造反,自己亲手来造就一位帝王。

至于自身?他可从不曾有过追求荣华富贵的心愿!

事实上,历史上的姚广孝,在助朱棣夺得江山之后,朱棣曾多次命他还俗,享受世间的荣华富贵,却都被他拒绝了。

既使立下了天大的功劳,他仍然是粗茶淡饭,布衣斋食,常以青灯伴古佛度日。

盖因他并不追求世间繁华,不爱金钱,不爱美色,不贪功名。

纵为黑衣宰相,却是上朝理政,下朝念经。

世人都道他是扰乱天下的妖僧,让天下陷入战火之中,令无数生灵涂炭。

可谁又曾问过,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所求的,究竟是什么呢?

民生何艰?

百姓何苦?

若能得一位明君,便是世间大幸!

如若没有,那便不如反了!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与其让天下人都一直被钝刀子割肉,痛苦不堪的忍受,直到忍无可忍。

还不如早日起兵。

纵使因此而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也要再造一个朗朗乾坤。

要天下安定,又岂有不付出流血牺牲的道理?

至于世人毁誉,不过身外之名而已。

可若掌权者本来就是他希望看到的君王呢?

那他又何必还要去造反?

朱允熥伸手打开窗户,望向外面的天空,缓缓道:“千秋功业虽重,可最重也重不过“天下苍生”这四个字!”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曾有人说:仁不从政。”

“可若心中没有人民,没有天下苍生,又如何担得起这万里江山千钧重担?”

“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蓦然回首,望向已被震撼得神魂失守的黑衣和尚,道:“姚广孝,本王欲大治天下,使人民皆安居乐业。”

“世间无冻死之骨,天下无挨饿之人,大明无不遮风雨之屋!”

“本王要这万里江山,皆变为万里锦绣!”

“你自幼修佛法,言必称普度众生,可愿一展胸中所学,助本王成就千古未有之基业?”

老和尚双手合十,含笑道:“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