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内,各部官员也在谈论着沈遇安的官职。

“陛下,太仆寺卿这个位置有缺。”吏部董大人上前说道。

已经修堰回来的韩尚书开口道:“沈大人去太仆寺未免太大材小用了,不如来工部。”

“去你那工部作何?晒得乌漆嘛黑的,陛下,您不是答应老臣,让沈大人来户部嘛。”李尚书编排了一下韩尚书,又急忙要人。

“陛下,沈大人文采过人,会各国语言,又有君子之风,正是礼部所需的人才啊。”

“沈大人敏锐过人,在岭南断案无数,来刑部更好。”

剩下的兵部尚书汤大人见几人吵了起来,左右看了看,上前一步。

“沈大人,文、神机妙算,武、能拔山扛鼎,正所谓是文武双全啊,依我看,正合适接武安公的位置。”

正互相吵着对方衙门多不好的几位大人安静了下来。

大家都被汤大人夸张的措词给弄得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汤尚书,咱们要实事求是。”董大人低声道。

汤大人见诸位大人一脸不赞同地看着他,虎目一瞪。

“我就是实事求是啊,沈大人在岭南计能和那些贪官斡旋,武能擒拿海盗头子,就是南越这个附属小国,也有沈大人在其中的踪影。”

李尚书闻言点了点头,说得对,反应过来,这可是他盯了多年的人才。

“不行,你说得这是什么话,沈大人乃文官,接武安公的位置,那不是常年在边关,不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