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乔二爷本名唤作乔启民,祖上也算是本地的名门望族。
大豆、药材、皮货、煤炭,各式各样,不尽相同。
雍正年间,家里出过京官儿。
“我听说,他在码头上还有生意?”江连横问。
“那是当然,我信,我信!”刘雁声连忙奉承。
江连横顺势问道:“这么说,他的那些红丸,应该也是从这条路走出营口的了?”
老汉眯眼一笑,感慨道:“这世道是变了,我家往上倒三辈,别说老广,连个外省人都没怎么看见过,我来码头干几年,天南海北的人,全见着了。你咋跑关外来了呢?”
大爷原本是个军官,甲午年死在了海上,骸骨都不曾留下。
江连横不置可否,转而却问:“刘经理,这乔二爷,到底是个什么来路?我怎么有点摸不透他这人呢?”
刘雁声捋捋舌头,尴尬道:“你是哪家商号的?”
“啊,福昌成!”老汉拿手挡住阳光,仰头看了一眼刘雁声,“啥口音呐?老广啊?”
廖哥拿拇指捻了捻掌心的票子,忽地喜笑颜开:“方便方便,用你们的话说,洒洒水啦!正好赶上乔二爷明天就有一批货要运到奉天,清早发车,天不亮,你能起来不?”
为首一人,身高体壮,不知什么毛病,走起路来,两条胳膊总得支棱着,仿佛生怕别人瞅不见他那一身块儿。
“所以说嘛,伱这生意,没谈成就没谈成,也挺好!跟他合伙儿,保不齐他背后还得数落你一通,犯不上!”
却不想,二爷当家以后,也是个能人,仗着学过几句洋文,几年时间,竟渐渐稳住了家业,着实出人意料,只是人丁仍旧不见兴旺。
刘凤岐皱眉撇嘴道:“嗐!他就那样儿,别搭理他!”
“那倒是。”江连横苦笑道,“可我就怕,最后买卖不成,仁义也没了,大家都不体面。”
别的且不说,后生晚辈锦衣玉食,反倒生养不出,人丁渐渐稀薄。
刘雁声点点头,看起来仍然不放心,却道:“光说,我也没见过。要不——你们哪天给乔二爷卸货,让我跟着看看?”
“乔二爷,听过没?”老苦力顺势又问,“干啥买卖啊?”
“滚几把蛋!东家的生意,还犯得着你操心?”
“哦哦,四位大哥的东家,也是乔二爷?”
说罢,这廖哥又来到刘雁声面前,上下打量一眼,语气挺冲,找茬儿似的问:“你谁呀?”
辽河港口,水面上的货船来来往往。
“谁说不是呢?最近收猪的,好像越来越多了。”
廖哥正说着,却又忽地一怔,心中不禁犹疑道——这小子不是骂我呢吧?
————
月票:675/1000
打赏:73977/80000
加更:4
欠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