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宁策打算后,众将便不再多言,
宁策当即下令,先是命张宪在山东一带,募兵练兵,兵力贵精不贵多,以守住州府为底线,
又命郑天寿招募人手,扩大规模,尽快提升手榴弹和火炮的产量,为官军提供守城武器,
最后则是吩咐杨志,把新型火炮的制造工艺和图纸,尽快送去西北,让关胜在西北监督造炮,
将来要打西夏,火炮肯定要用上,
总不能千里迢迢,把火炮从乐安运到环庆路去,
大方向吩咐下去,剩下就是手下去执行了,随即宁策吩咐散会。
接下来的日子里,宁策就带人去各处巡视,毕竟钱庄,修建,收房地产税等,都是新生事物,很多地方的官员,根本都不知道该怎么搞,
虽然有宁策派去的学生帮忙出力,但还是出现了很多瑕疵或纰漏,闹出不少乱子,
宁策亲自带人,一个县城一个县城地走过去,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整个正月,就光忙这事了。
宁策预计是二月末启程去西北,到了那时,地方上也磨合得差不多了,士卒招募及训练,也会初具雏形,到了那时,宁策才能放心离去。
但没想到,这一天,东平知府胡宪匆匆来访,
看到胡宪前来,宁策有些诧异,
按常理讲,东平府那边不应该有事,
结果胡宪说道:“王爷可知,下官的师弟黄中?”
黄中?
宁策一边回忆,一边点了点头,“有印象。”
黄中和胡宪一样,都是大儒游酢的学生,黄中年龄比胡宪小,但学术造诣极深,是游酢的得意高徒。
胡宪道:“师弟虽然年龄比我小,但学问上的造诣,远超下官,并且恩师临终之前,认可他为衣钵传人。”
宁策点了点头,暗想本官不但知道黄中,还知道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徒弟呢,号称理学集大成者的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就是黄中的徒弟!
朱熹那可是老有名了,
果然是名师出高徒!
然后胡宪说:“实不相瞒,黄师弟才华横溢,方能继承恩师衣钵,无论是学问,还是在朝野的影响力,都十倍于下官,
数日之后,黄师弟就会来乐安港。”
宁策很奇怪地问,“他来做什么?”
胡宪答道:“安德帝姬曾在恩师门下就学,与师弟有同门之谊,他是来看望帝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