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离开西北

而对于宁策能转身离去,抛弃官职和荣华富贵,这种风骨,李纲也很钦佩,

不是所有人,都能放弃到手的权势的。

书房之中,

面对年纪比自己小二十余岁的少年,东平府的父母官,在本地一言九鼎般的人物,李纲态度却是很是恭谨,说话也小心翼翼。

这既是对宁策的钦佩,也是对他的畏惧。

当初宁策被冤的消息传来,东平府都监张宪,一怒之下,当即派出手下兵马,先是包围了李纲的府衙,随即每日练兵,筹备粮草,随时准备听从宁策调遣,进京清君侧。

东平府百姓当时也是民意汹汹,很多老百姓走上街头,替宁策喊冤,甚至还要冲击府衙,要朝廷给宁策一个公道,

结果府衙早就被张宪派兵包围,此举虽然限制了李纲出行,却也变相地保护了他。

李纲当时暴跳如雷,但事后却也没说什么,

宁策被冤,张宪忠心护主,对此,李纲同情且怜悯,尤其是在民间,同情宁策的呼声,空前高涨。

身为主政一地的重臣,李纲不能不考虑百姓的态度和立场,不愿,也不敢轻易弹劾张宪,

因为张宪的背后,是宁策。

两人相对而坐,

李纲放下茶盏,抬眼望去,却见对面的少年,面色平静,脸上并无半点沮丧之色,不由得暗自称奇。

暗想难怪此人年纪轻轻,却能做如此之多的大事,别的不说,仅他隐退之前,虚张声势,狠狠坑了西夏人一把,打下定难军和夏州两地,便是布局精巧的大手笔,非常人所能为。

如今看来,此子果然是腹有珠玑,胸怀天下,自有一番宠辱不惊的气度。

李纲略一沉吟,便开口问道:“你此番出海,打算前去何方?”

宁策叹了一口气,“在下打算去红海,距离大宋万里之遥,总要走得远了,金人和官家才放心。”

李纲面露同情之色,“本官知道,官家和朝廷,亏欠你良多,但你年纪轻轻,只要保留好有用之身,将来朝廷再度起用你,也未尝可知。”

宁策冷笑了一声,“狡兔死,走狗烹,在下是不敢再为朝廷效力了,知府大人此言,休要再提。”

李纲一滞,没想到宁策态度如此坚决,但转念一想,此人为朝廷立下泼天大功,最后却差点在京师丧命,如此遭遇,换了是谁,也必然是怒气冲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