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杨可世兵败兰甸沟的当天夜里,宁策带着手下四千精兵,趁着夜色,悄悄来到白沟河畔。
夜色黯淡,河水奔流不息,宁策浑身披甲,骑着爱马照夜玉狮子,手持陌刀,脸色坚毅,
杨志,武松,栾廷玉等将领,默不作声地陪在一旁。
宁策勒马,转身吩咐呼延灼,“本官走后,你与卞祥两人,率领五百炮兵,驻扎此地,每日演练行动,千万不要被童贯看出破绽。”
呼延灼答应下来,
宁策知道呼延灼一向稳重,又极擅守,留他在此,宁策比较放心。
卞祥笑道:“童贯每日只知花天酒地,哪有时间前来监督大人,大人尽管放心便是。”
呼延灼问道:“大人这是要渡河去辽国?只是没有桥梁船只,如何渡的过去?”
宁策微微一笑,说道:“呼延将军看仔细了,来日我军若败,士卒不能过河,你便依法炮制,迅速搭建桥梁,把对岸官军,接过来。”
随即宁策一声令下,当即就有会水的士卒上前,十几人抬着长长的云梯,然后便跳入水中。
看得众将目瞪口呆。
只见这些士卒一边架着云梯,一边在水中奋力划水,没多久就来到了河中央,随即又有士卒上前,将云梯在岸上的这头,一绳索牢牢固定住,而奇怪的是,云梯在水中的部分,也似是生了根一般,纹丝不动。
随即又是十几名士卒抬着云梯下水,如法炮制,只不过这次是云梯的一头固定在对岸,另一头同样伸展到了河中央。
而后河中央的宋兵,便将两架云梯牢牢捆在一起,形成一座水上浮桥,众人见状,顿时便是惊叹不已。
又有士卒手持木板上前,铺垫在云梯上,至此,一座简易的浮桥,初露雏形。
鲁智深见状,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便问:“这云梯是如何固定在水中的?”
宁策笑笑,说道:“为防止童贯发现,本官前几日便派遣精通水性的士卒,在河中心,打下粗大木桩,从水面上看不见,但是关键时刻,就可以当桥墩使用,只要把两架云梯搭在桥墩上,很快就能修成一座简易浮桥。”
众将见状,皆是叹服不已。
宁策对呼延灼说道:“不是本将不带你们去,铁炮沉重,无法渡河,另外也需要你们在这里,继续迷惑童贯,
来日若是我方兵败,你只需如此,如此。”
呼延灼当即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