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军强弩营的三千弓手,齐齐射箭,成千上万只弓矢,带着尖利的啸叫,向着官军飞去。
电光火石之间,宁策心中不知转了多少个念头,但最后,他只能轻叹一口气。
“鸣金收兵!巨盾兵退后掩护,全军徐徐后退!”
听到撤退的命令,原本冲杀在前的杨再兴,顿时便是一怔。
但军令如山,不敢违背,于是他只得率领三百铁骑,调转马头,且战且退。
随着强弩营的不断射击,郓州军出现不少伤亡,所幸宁策下令的早,而樊瑞部队又是在溃败之际,所以一时间,竟然是双方同时后撤。
官军没能继续扩大战果,而梁山军的弓手,也没能杀伤太多官军士卒。
宁策带着士卒,徐徐而退,宋江那边,也没有追击的意思,同样退回营寨。
双方的第二战,以平局告终。
回到中军大帐中,宁策的脸色,很难看。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小觑了天下英雄。
他万万没想到,梁山能在短短时间,训练出三千弓手出来。
弓兵长于远程攻击,当时如果宁策当机立断,不顾伤亡,直接继续带兵突进,只要杀到近前,敌军弓手就会崩溃,任由宰割。
但郓州军的主要问题,是兵力太少,而敌方的弓手,数量又太多。
宁策估算,等自己带人杀到敌军阵前,这段时间里,足够敌军弓手杀伤己方千八百人。
到时自己只剩一千兵,基本等于再没有了进取之力,因为敌军有一万多人。
在统安城,宁策能以八百兵,破西夏晋王察哥一万兵,原因有两个。
一个是八百士卒,全部披挂板甲,不怕弓箭,
另一个就是西夏军为了抓捕奴隶,追杀残敌,把兵力分散了,让宁策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但这两个条件,在高唐州城下,都不具备。
宋江把手头兵力集中在一起。
郓州军的铠甲,只能朝廷拨付下发,宁策自己是万万不敢擅自给官军购买穿戴铁甲的,否则一个意图谋反的大帽子,就能结结实实套在他头上。
而郓州既不是高氏家族聚集的高唐州,也不是边陲重镇,朝廷下发的铠甲,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