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镇是个小地方,位置偏僻,人烟稀少,镇子后面便是连绵不断的深山,还好这里处在官道上,来往的各地客人,勉强为这座偏僻小镇,增添了几分热闹气息。
镇子入口处,道路两旁,仿佛针锋相对一般,立着两座建筑。
酒馆门前的酒旗悬得高高的,对面门前挂两个大红灯笼,在午后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可以看到灯笼上以黑笔写着四个大字‘泰兴客栈’。
两座建筑规模相仿,装饰看起来也差不多,斑驳的木头梁柱,饱受风吹雨打已经开始掉漆的牌匾看上去古色古香,早已失去原本颜色的酒旗不时随着微风摆动几下,看上去有气无力。
向里面看去,道路两旁的民宅也皆都显得古老而陈旧,一片静谧,时光在这里,似是停止了流动。
整个镇子此刻最热闹的,便是酒馆了。
酒馆外面,几匹马被拴在木桩上,低头吃着草料,一栏之隔的酒馆里面,几位客人一边随意地看着马匹,一边举着酒杯,开怀大笑,举手投足显得十分豪迈而自得。
显然这几匹马,是这些客人的。
这几位客人看上去都很雄壮,一人手边放着一根熟铜棍,另一人腰间挎着两把长刀,最后一人身旁放着把朴刀,腰间挂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口袋,看起来很是沉重,不知里面放着何物。
三人衣着光鲜,桌上也摆满了酒肉,旁若无人地大声说笑着。
惹来不少羡慕或是嫉恨,甚至觊觎的目光。
在古代,马匹的价格可是很贵,换算下来,比后世的汽车都贵。
在大宋,普普通通的一匹马,价格至少得三四十两银子,而当时一个丫鬟的身价,才不过两三两银子左右。
一匹马,能换几十个活人。
这看起来荒诞,但却是古代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原因也很简单,战马是冷兵器时期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骑兵是最强的兵种,再加上大宋并不是战马的产地,所以马匹的价格非常高。
并且马的消化功能很差,消化率连百分之四十都不到,所以每天都需要进食大量的饲料。
有句谚语叫马粪蛋外面光,里面一包糠。
那些糠,就是白白浪费的饲料。
并且想让马跑得快,还得给它们吃最好的精饲料,比如黑豆苜蓿等,比那些贫困老百姓吃的都好。
种种因素叠加,造成了马匹价格的居高不下。
能买得起,用得起马的,都是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