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逃跑将军

所谓枪扎一条线,

刺杀的功能,大戟也有。

但大戟还有下砸,破甲,以及横扫和劈砍的战法,这一点远胜长枪。

相比枪头,大戟的分量更重,并且大戟的月牙形刀刃,可以破甲,可以劈砍斩杀,戟身宽阔,杀伤面也比枪要宽阔得多。

可以说,拥有大戟和重甲的长枪兵,并不怎么畏惧刀牌手,尤其是轻装刀牌手。

只是大戟既然有如此之多的好处,为何在战争中应用不广呢?

一个原因是造价昂贵。

打造个枪头,用不了多少铁。

而打造大戟的铁,能打七八个枪头还有富裕。

此外,大戟威力强,战法多,所以学习起来,也比较复杂,花费时间也多。

不利于大批量练兵。

一般人没那么多钱,也没那么多高素质的兵丁。

但宁策的家丁都是重金招募而来,并且只有两千人。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

这些人原本就是优中选优的精英,

钱给到位了,让这些人学习大戟,那是一点问题也没有。

哪怕再难学,一想到有钱可赚,马上就有无穷的学习动力。

至于大戟的用法,王进是样样精通,史文恭的戟法也是一流水平,吕方的武器也是画戟,教练上不存在问题。

于是武器和防具问题,便确定了下来。

宁策组建两支兵种,重甲弩兵和重甲戟兵。

直接放弃了骑兵和刀盾兵。

并且不止家丁,宁策要求,就连书院的学生,学习之余,也必须参与到这两项兵种的训练中。

汤捷和刘老道立下军令状,保证在半年内,造出足够的武器和铠甲。

现在是六月,统安城之战要明年三月才会爆发,这么算下来的话,时间上很充裕。

粮草和后勤辎重问题由赵宁负责,宁策特意强调,要多多准备肉干和腊肉。

肉制品能提供更多能量,肉干能长期存放,体积也不大,很适合做军用粮。

临到最后,宁策提起了情报问题。

这个他交给时迁负责。

其实在梁山一百单八将里面,原本负责情报的,有戴宗,朱顺朱贵兄弟,以及时迁。

虽然时迁地位很低,但梁山在外作战时,提供最多情报的,便是时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