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政治头脑

但由于穿越者宁策的出现,历史在这时,出现了偏差。

蔡京设计将童贯和老种召回汴京,企图压制契丹使臣,结果西北出现战机后,这两人都不在。

刘法当即立断,不肯错过机会,直接率军攻克统安城,立下大功。

但他的操作在宁策看来,是有问题的。

哪怕当时不能禀报老种和童贯,但刘法若能在出兵时,以书信方式将此事禀报上司,事情现在也不会这么被动。

现在是刘法立了功,但作为主管领导的童贯和老种都不知情,想替刘法遮掩,都没办法,这下就坏了。

擅自出兵这事,或许在童贯等人看来,不是大问题,毕竟西北多有战争,凡事都等到上级指示后再动作,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这正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但当此事上达天听,到了宋徽宗耳中。

性质就变了。

宋徽宗并不懂兵事,也不理解刘法为何会在无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出征。

对此他很不满,更不能鼓励这种行为。

所以只给了刘法一个功过相抵。

也就是说,前线将士打生打死,最后什么都没捞到。

至于宋徽宗为何对下级擅自出兵这么敏感,也是有原因的。

历代皇帝,对兵权抓的都很紧,都怕手下造反。

尤其是宋朝得国不太正,宋太祖正是出兵后,在士卒的拥戴下,在陈桥黄袍加身,成为皇帝。

所以宋朝一直以来,对武将都非常猜忌和打压,

就是怕他们有样学样。

所以这种事,确是犯了宋徽宗的大忌。

若不是童贯和老种在宋徽宗面前极力担保,说刘法只是个有勇无谋的匹夫,做事冲动,只怕刘法这次,还有可能会受到惩罚。

所以童贯生气啊。

本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毕竟这么大的功劳。

结果折腾到最后,众人两手空空,自己还得替刘法擦屁股,一分好处没落着。

难怪他生气。

宁策小心翼翼地跟童贯解释了半晌,童贯慢慢地,心中怒气也散了大半。

只见他长叹一声,道:“你那便宜岳父,是个有勇无谋的,咱家也早就知道,此事就算了,下不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