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在此之前,有些账需要算一算,王管事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对付的是……,”
“燕顺!”
众人听了,皆是精神一振。
尤其是杨志,他被贼人偷袭两次,尤其是第二次燕顺带队将其包围,若不是杨志奋力厮杀,差点就命丧当场。
“公子请讲,属下听令便是。”杨志慨然说道。
宁策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掠过。
“此番决战完了,襄州格局会有大变动,也会经历一个较长的平稳期,如果说此番决战,谁居功至伟,本公子以为,时迁,当之无愧!”
众人听了,顿时皆是吃了一惊。
时迁满脸通红,感觉自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属下不敢当,属下只是奉公子之命行事罢了。”时迁急忙起身说道。
“宁策摆了摆手,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没有时迁兄弟探听敌军动静,我等现在还被蒙在鼓里呢。”
“时迁,你告诉大伙吧,燕顺等人,如今在何处藏身?”
众人的目光,顿时齐刷刷地望向时迁。
“敌人就在城外四十里地处的小寨岗,那里有七八十户人家,不过燕顺如今已经占据了那里,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时迁说道。
众人听了,心中皆是一动。
燕顺等人最厉害之处,便是来去如风,总能得知宁府这边的动向。
也正因此,宁策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启用鼓上蚤时迁,作为己方刺探情报的先锋。
要说近一阵最忙的,除了运筹帷幄的宁策外,便属时迁了。
他先是赶往外地,并将奇石交给杨志,
随即他马不停蹄单独奔回襄州,接受宁策的委托,侦查李府和燕顺的动向。
经过这几日的明察暗访,时迁终于找到了燕顺的藏身之处。
毕竟燕顺带着二百多号人,每日吃喝,就是不少。
所以宁策吩咐时迁,在监视李府的同时,紧盯运往城外的物资食品,终于被时迁顺藤摸瓜,沿着李府给燕顺送给养的路线,发现了燕顺等人的行踪,立下大功。
要知道水浒一百单八将,时迁的排名,是倒数第二。
倒数第一的是盗马贼段景住。
以时迁为梁山立下的功绩来说,他的排名太低了。
毕竟时迁才是梁山刺探情报的主力,其功劳,还在神行太保戴宗之上。
结果却只得了倒数第二的位置。
这固然是因为他不擅争名夺利,也说明,在以强贼为首的梁山,靠偷盗起家的时迁和段景住,是很不受人待见的。
认为他们不是什么英雄好汉。
看不起他们。
如今在宁策这里得到尊重,受到重用。
时迁顿时便有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双眼含泪,极为激动。
宁策淡淡开口。
“明日就是进献大会召开的日子了,本公子,也该给李志淮父子,献上一份大礼才是,
今夜,不知你等,可愿随本公子前去,突击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