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义士宁策

宁策带着杨志等人走在杭州的街道,人人都感觉不虚此行,只见这边不但异常的繁华,还经常能看到长相各异的番邦人士。

这里有皮肤异常白皙,佩戴着华丽首饰的白人金发歌姬,也有浑身漆黑,只有牙齿是白色的昆仑奴,至于那些倭人,高丽人,天竺人更是是时常可见。

众人来到客栈,将行李等安顿下来,宁策便换了衣衫,带了杨志与鲁智深等人,上街闲逛。

宁策这一路来,车舟劳顿,又要担心黑店和拦路抢劫的强人,根本无暇欣赏沿途的景色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而今来到杭州,这才算真正地放下心来,开始用旅游者的心态,观察着眼前的花花世界。

丝绸一直都是高档衣料,但据宁策观察,杭州街头,穿着丝绸衣衫的百姓,为数不少。

显然这边的百姓都很富裕。

宋朝对商业十分重视,官府对商业发展也抱着鼓励的态度,所以宋朝的商业非常发达。

街道两侧全是店铺和摊位,有茶馆,有酒馆,有药铺,还有贩卖各种百货的店铺,种类很多。

一个挑着担子,穿着灰布衣衫的小贩从宁策身边走过,柳条编成的筐子里,摆着又红又大的桃子和黄澄澄的杏子。

穿着丝绸的年轻男子正在一家药铺前询问着什么,药铺门前挂着牌子,‘王太丞家’,一名身穿红裙的女子挽着男子的手臂,却转过头来,眼波流转,望向对面的脂粉铺子。

女子容颜姣好,颇有几分姿色,几名挑担的脚夫恰好从此经过,只顾盯着那漂亮女子看,一时不察,集体跑偏。

尤其是最前面的脚夫,光顾着看美女,没注意看路,结果挑着担子一头撞进旁边的鱼店里,惹来鱼店老板一阵骂声。

脚夫赶紧赔礼道歉,那边的漂亮女子见状,却是掩嘴偷笑,神情极为得意。

宁策在一旁看着,也觉得有趣。

“阿弥陀佛。”突然间,一声佛号从耳边传来,宁策转头望去,原来却是个五十余岁的老和尚,法相庄严,眉毛灰白,旁边有两名小沙弥,搀扶左右。

老和尚显然也将刚才这一幕,看在眼里,此刻他望着宁策,微微一笑。

宁策对老和尚微微颔首,随即他转过身去,拦住旁边挑着担子的小贩,买了几个香喷喷的,刚出炉的炊饼。

一口咬下去,外焦里嫩,口感委实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