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运力稍强的安加拉S2价格贵了太多,但一次性使用的芯级造价、也就是安加拉A1才40亿卢布,剩下的两个助推器都能重复使用20次以上。
而GTO能力7.5吨的常青树质子M火箭成本14亿卢布,报价是44亿卢布,约合7100万美元。
米克林最后选择使用安加拉A1火箭为芯级,搭配两枚天顶助推器的方式制造了全新的安加拉S2火箭。
安加拉S2的研制过程不长,只有助推器能够回收,但发射价格依然骤降不少。
安加拉系列是一个火箭家族,基础型号采用3.6米直径箭体以及一台RD191发动机,后续的扩展就是并联不同数目的芯级当作助推器,和德尔塔IV一样属于CBC构型。
这个价格即使在可回收火箭已经竞争非常激烈的现在也极有诱惑力,而且随着火箭数量的增加还能降低,乐观预计最终能做到4000万美元左右。
对外可以承接各种高轨重型卫星发射任务,对内而言露西亚也可以放心用,可以节省相当多的发射费用。
就比如预计打算用安加拉A5才能发射的国际空间站旋转重力舱,用安加拉S2也同样可以发射,但发射成本却能降低一半以上。
<div class="contentadv"> 未来米克林还计划在其基础上发展一种更小运力的火箭,直接在“天顶”助推器的上方加装二级,运力在10吨以下,发射成本低于3500万美元,只不过需要解决的姿态问题对计算机控制要求很高,开发难度反而比捆绑的安加拉S2更大。
鲍里索夫对这样务实的方案极度满意,反正联邦现在也没什么太大的发射任务,巨型火箭“飓风”开发现在又陷入了停滞。
停滞的原因还是所需的RD0120发动机,高性能氢氧机复产极其困难,随时都有延期的可能。
而且除了极其昂贵但可以分摊的月球任务,露西亚根本用不起“飓风”,小一些的火箭反而能节省很多钱。
“叶甫根尼,我的伟大设计师,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我们马上就是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可回收火箭的国家了。”
他尝试宽慰米克林,但老人只是惆怅地嘟哝:
“我们才刚刚起步,可有人却已经要把巡洋舰发射上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