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过年,无聊之人无聊之举

光之薇恋 高博论 9358 字 8天前

大人的思维永远很奇怪,小孩子如何也猜不透,自己明明是这样做这样想,可是在大人的眼里完全变了样。你不饿是吧,怎么可能。奶奶提供线索,两天都没吃饭。三天不吃饭还能活着在大人的印象里不可能,于是阳晓光的所作所为肯定是假的。可阳晓光真的就坚持住了,三天不吃,喝了水。这样的坚持打破了以前阳晓光一两天不吃的记录,可即使这样也换不来一点点的相信。阳晓光顿时跌入谷底,大人还安慰老人不用管。

我有必要这样吗?我为什么要这样?阳晓光绝望的想着,很想开口解释真的没吃,我真的很饿。可是说不出口,永远都说不出口。真希望肚子里有点动静证明自己的清白,可这咕咕叫吧心里全是,身外却少的可怜,也许真是自己太坚强了吧,可这坚强也真来得不是时候吧。

大人们要去睡了,阳晓光特地最后一个上楼,原本最怕黑的奇迹般的没有开灯,整个天地就剩下自己了。心如死灰,突然觉得一切都没什么好怕的,鬼也是,要是真来的话就把我带走吧。

打开房间的门,还是开了灯。独自坐在床上,好久好久。肚子不恰适宜响了起来,就那么一会儿。

阳晓光陷入了沉思,不说话,心里却不断地有很多话涌来。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阳晓光突然忍不住的不顾一切挥手大声宣泄出来。说完后顿时一想,要是被人听到了那该多丢脸啊,立刻声音降下来,情绪却依旧难受,爆发,决堤。眼泪不争气的在一个人的时候尽情留下来,嘴上大口张开,“为什么?为什么?”

起来走到床另一边的梳妆台,一面镜子就在眼前,看到眼前的自己,阳晓光真觉得可怜,陷入对自己的深深自骂。

“好傻好傻,我真他妈傻!”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至于气血不畅深深的不忿,挥舞拳头砸向自己。累了,累了,不想证明什么。手背擦干眼睛,关灯睡觉。

接下来几天阳晓光清净呆在家,阳静还有很多去处,现在是去女方家庭了。三妈不在家留有自行车在家。外面风大雨大雪大,把卷闸门关上在家看电视睡觉。

阳晓光对外面大堂里摆放的自行车感起了兴趣,前几天就连阳静都成功学好,会右脚滑着,然后上车,后面就顺风顺水,阳晓光真是不知作何滋味。人家年纪小,有人教,也能在大庭广众的门口学。可阳晓光不是,从来都不是。从小都没人教,人家都是父母,可是阳晓光没有。现在想学都已经来不及了,之所以说来不及是因为心中有学的欲望,可是没有这个勇气从头学,所以只能望车兴叹。

大门大关,阳晓光一人有了兴趣。决定了,来到了自行车前。脚一蹬,失去了平衡,阳晓光有点心慌慌的的握住龙头,车轮滚到了大堂中间,骑上车,坐上车座,双手握住,踏着向前,还没到几步就立刻失去平衡,脚又接触地面。来来回回就在大堂里停停起起,丝毫没什么进展,阳晓光只能兴叹,放弃,把车放到原位那里停着。看着看着,渐渐便没有了感觉。

空气渐渐变好,阳晓光家也迎来了客人也要摆一席。门前少人,比阳晓光大的就叫叔叔,还比较可亲近,也和阳晓光合得来。不知道哪里来的雅兴,当起老师教人骑自习车。阳静学的不精,就只会手握龙头边跑边上车,可这也是算会的,阳晓光默默让到一边观看。叔叔在后两只手握在后座平衡,阳静也是原地上下忙活着。这哥妹俩都是父母接触的少,可阳静就比哥哥要幸运的多,至少不是每星期就是每月一定会见到,哥哥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过一样的是这些琐事惊动不了大人。

阳静不在了,阳晓光看到周围没人,鼓足了很大勇气站到车旁。尽管有人在后面扶着,可是要想一刻学好那是不可能的。晃晃悠悠,倒又倒,失败。重复几次阳晓光便失去了信心,关键是旁边慢慢有人了,要是看到这么大的人都还不会骑自习车那不是丢死人了,所以赶快下来,装作没事一样。

走完了亲戚阳晓光好几天又陷入了吃睡看电视的循环,不过总共寒假就那么几天,也是快到头了,报名之日也快到了。

在家,天冷而关上卷闸大门,与奶奶窝在家守着CCTV8看电视剧。奶奶一向是对台湾的长片分外感兴趣,过去是《再见阿郎》,现在则是《天地有情》。阳晓光跟着看不禁也看出了味道,反正也没事做。

过小年前几天就去报了名,照例在奶奶的陪同下交了几百块的学费。这寒假作业,是寒假刚开始也是放假后第一时间接触到这个长方形的作业本,充满了好奇,也拿笔就写,写自己会做的,又简单的。再过几天便没了好感,放在一旁,天气冷对作业也就懒得管。可到了报名前几天,临时抱佛脚,把后面的答案撕下来,快速抄。这答案也不是每题都有,后面的难题几乎都没有,这答案所没有的阳晓光也只有空解决几道,其余的就那么空着。阳晓光算是勤快的呢,到了报名的时候真是不比吓一跳,一比吓死人。阳晓光在其中是做的最多的,在大多当中。阳晓光忐忑把没有全部做完的语数寒假作业交到了王老师和唐老师手上,就往桌子上一摆,一个班的撂了一起。阳晓光完成了任务也就不管那么多了,而明明知道写的寒假作业老师根本都没看过,写得多或少根本就没有关系,可阳晓光还是为图心安尽己所能。

要过了小年才正式划上句话,离开学之日就不远了。

小年不同于大年春节的热闹非凡,重视非凡,不过却不能忘记。

汤圆,那是要去买的,家里手工做的只有糍粑,这糍粑还是经过千锤百炼出来的。好长时间都没吃过了,因为毕竟要去超市买那种包装的,不多。这次可不一样,三妈赶集早上带来了包装好的芝麻汤圆,可以饱餐一顿了。说实话,吃饱了也腻,不过怀着不能浪费的精神和好久没吃过的精神还是一鼓作气吃完了。

晚上还有一个固定节目,就是去大伯家过小年,吃晚饭。阳静那家自有去处,人家也有外婆啊,而阳晓光的便不那么亲近,呆的时间少相处的时候便自然有种尴尬的感觉,可现在早已不在此处。下午阳晓光和奶奶就踏上了路程,越走天气越热,阳光毫不留情面。走到街上才离目的地不远了。

时间还在,晚上才是热闹。阳晓光就由堂姐带着去玩。阳晓光对于这堂姐和堂妹感觉还有所不同,虽大二岁,可还是年纪大,不会动不动就哭,在她身边更有种安全感。不过同样的是话不多,其实阳晓光还是很有说话欲望的,只不过都憋在了心里。走走停停,从街上竟然逛到了派出所那里的路口,直接往里走去,那个方向也只有一座大桥是个好玩的景点。

靠右走,走到了大桥上,这座桥还是有点长度,不过现在早就挤满了人,两人慢慢也挤进人堆。都是桥边的人多,桥中间有车经过所以站的人也少。桥下面也有不少人,彼此高低呼应,不对之间可不一样。

上面的路人往下观看,按照阳镇的习俗,在小年这个特殊时期,要往桥下丢钱,以趋吉避凶,反正都是要迎来好的,丢弃坏的。所有习俗的意义是一样的,不过这也够奢侈的。

放心,不会有人会丢大钞票,都是小打小闹,一块,几毛居多。而桥下的人都看着桥上的手势行事,不断变换位置。这其中当然是小孩子居多,而且大多也是生活并不好的。阳晓光默默看着竟然产生了是种要饭的想法,可立刻又充满了同情,他可做不出这种举动,除非死掉。

阳晓光眼神不好,自从与电视机的距离越来越亲密时,与人的距离便越来越短。靠近桥栏,也想要看个热闹。不料细看之下发现看到了一个熟人,真是能够在这么个地方看到同学还是很高兴的,只不过她是周蓝。看到周蓝随着丢钱的方向不断改变位置时,触碰了阳晓光的某根神经,同情心自动有感。知道周蓝家里也不容易,每天走几个小时到学校,每天看到去买小卖部的东西也很少,捐钱很少,也是很省。不用于阳晓光的省,她那是不得不省。相比之下阳晓光的家还是算幸运的。看到就自动换位思考,不过要是让阳晓光下去,那是万不行,面子过不去。

阳晓光看到也不敢打招呼,关键是之后说什么,想了想还是算了。不过阳晓光似乎感到对方看到了自己,眼神相遇之下阳晓光立刻躲闪,闪到一旁,等一会儿才转过来。

不错,周蓝是看到了。不想竟然是在这种场面,停下来吃惊再望一眼,确定了,是他。按耐不住的喜悦想打声招呼,后来理智慢慢上来,还是算了。竟然被他看到在这里,周蓝不自觉的低下了头,再扬头时见到他的目光不再望向这里,这也好,周蓝默默想着。现实逼迫着,不去想那么多,叹了叹气,重新开始,向左走去,迎着手势,在不少的孩子中间,淹没在群发的声音“丢过来啊,丢过来。”

阳晓光回过头来时眼前已经不在了。躲什么啊,自己陷入了这种疑问。桥边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阳晓光竟然发现有人点燃鞭炮往下丢。立刻触及了阳晓光的神经,怎么会有这种人,有病啊,没素质。阳晓光是敢怒不敢言,面已改色,可看向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小孩子能有什么办法呢。好在这只是少数案例,不算多。

堂姐也来了兴趣,问其丢吗?

阳晓光可舍不得钱,而且是没花在有意义的事上,白丢出去,这让阳晓光大为心疼。还是舍不得钱,摇头拒绝。堂姐倒是先丢了几块钱过了把手瘾,后又把身上的一毛两毛都丢了下去。阳晓光看在眼里,突然想起自己口袋里也有几毛钱。姐姐都带头了,自己不表示一下似乎过不去,于是随手窝成一团让钱币有点力量向前面飘去。

偶尔间低头又看到了周蓝,阳晓光的心里犯起了嘀咕。其实平静心下来想想,周蓝嘴巴闭上还是不那么讨厌的,关键是嘴上让人十分之不舒服,怎么着也是同学,阳晓光有了决定。五块太多,不行。四块好像也多了。一块太少,就两三块合适。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两块合适,既取中间,阳晓光又是二班,对二有特别的感情。

好。看准桥下,为了避免被别人抢到,阳晓光特意瞄准周蓝的方向,而且还不想被看到,深怕会被人以为是瞧不起,要是别人这样对我也会觉得没面子。所以阳晓光还趁周蓝没有往上看,自己往前面看的时候使劲往周蓝的方向丢去。

看到渐行渐远,阳晓光还是有些担心,暗想丢中啊,丢准啊。果不其然难得的瞄准并一击即中,就在前面,而且周蓝也抢在他人之前抢到后,这下阳晓光就放心了。看到周蓝又在往上面看,明明自己刚才说躲什么啊,可别人真望过来时立刻就望向一边。

周蓝捡到了,喜滋滋握在手,看到阳晓光的侧脸,暗自感激,把钱小心翼翼放好在口袋里后,又开始左右左右。因为还是要回到现实,要给家里减轻负担。

没看到自己,阳晓光长舒一口气。姐弟也玩够了,也开始往大伯的家里赶去。

到了堂姐家,晚饭还没开始,不过意料之中的还是来了客人,又是同学,那个巧啊。大伯这个儿子请了妈妈,女方那边也把自己的父母都请来了,并一起过。也把自己的姐妹,姐妹夫请来了,其中冯姗姗便是其中姐姐之女。比阳晓光身高还高出一头,不过共同的是话都那么少。冯姗姗还有一个妹妹,冯姗,差一字。阳晓光经常看到,学校也能偶然撞见,只不过并不熟,而与冯姗姗在学校经常看到,一个班的嘛。现在两个都不主动,于是只能是这种两面都受敌的状态,冷清的很。

电视又是个打发时间的好去处,共同上二楼消磨时光,语言都是多余的,直到叫下来吃饭。

一桌人都围在一起,可阳晓光依旧改不了心里冷清的感觉。以前阳父在时也能陪着,可现在呢,只剩下一个人,而其他个个都有父母陪着,阳晓光既不甘心又无奈。

吃饭了,吃饭了,喝饮料,夹菜,不想那么多了。

其实来到这大伯家,菜到没什么特别的,都是鱼肉。而每年最期待则是那种自制的豆沙大饼,味道好极了。阳晓光今年也口福不小。

吃完饭后,大人又开始照惯例叙旧。大人们怕小孩子无聊,现在才刚刚黑夜,附近还是比较灯火通明的,于是招呼到去外面玩。当然是堂姐带队,不过冯姗姗不比阳晓光外向,摇头拒绝。看到堂姐这样,内向一点的冯姗也摇了头。

好吧,只有阳晓光和堂姐出发了。就在外面瞎转悠,转了一圈,在市场的门口吃了串烧烤,便又往里面走去。阳晓光对烤的馒头远比蒸的馒头感兴趣,吃着吃着便快要吃完了。

走在左边的过道上,中间的商铺与右边相隔。而堂姐对右边感了兴趣,这也让阳晓光心里大为害怕,因为那里就是自己上次拒绝的地方,里面就是网吧。

堂姐问去上网吗?可以聊天,看视频,听歌,介绍其好处。

可这一切丝毫都没有动摇阳晓光的决心,下意识的立刻摇头拒绝了。堂姐见此只好作罢,长辈都或多或少要让着点,堂姐忍着欲望还是回家去。

阳晓光心里却不平静,不断想了很多很多。不是不想去见识一下,而是不敢,因为不会,因为怕被看到短处,露怯所以不能去。不会可以学,这说的简单,做起来难。学,怎么学?电脑对于阳晓光来说既有感兴趣又害怕,不过害怕远远盖过感兴趣,不了解就不了解吧,也没什么。就像对手机一样,没有阳静玩的那么顺溜,当时阳父在时那手机阳晓光也没碰过,倒是阳静风头强,不过没事,因为阳晓光没有手机,不需要,对自己也没什么。

回到时天已黑了不少,纷纷道别。冯姗姗和冯姗她们因为有车所以率先离去,奶奶和阳晓光也因为明天上学也要说再见了。

阳晓光在门口徘徊,似乎还有个步骤要进行完才能走。奶奶说跟大伯说再见啊。

阳晓光照例说不出口,不过在奶奶的要求下,怎么着还是小声把心里想的再见连在一起,可到了嘴边看到人就结结巴巴说了出来。这大伯从小就和外公一样属于不怒自威型,而且又长有和爷爷一样的络腮胡,生气起来十分可怕,并不像三叔那样好亲近,再兼之阳晓光又是个被动的人,需要一把钩子慢慢勾出来。

大伯似乎习惯了,也没有事,就这样。阳晓光从巷子里走出来市场的大门,在暗淡的路灯下安静行走着。

一年就这样结束,很快就将投入到学习的生活。对比尴尬难熬的放假日子,上学的日子可真期待啊。

早日上学或许对阳晓光来说是另一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