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校运会前

光之薇恋 高博论 3631 字 7天前

新的学期,如愿见到了心里一直想起的那些同学,很开心。

不过也有不开心的。

一切都还是老样子,阳晓光不必担忧新的变化而无所适从。还是按原位坐,这样也好,习惯了那些人,阳晓光可不是个愿意改变的人。

可是开学一月有余,王老师偏偏要冒全班之大不韪,做出微微调整。给出的理由是为了避免一小部分罔顾班级荣誉讲话,影响很是不好。

一石激起千层浪,水面颇不平静了一会儿,在镇压之下又归于平静。

在众人瞩目之下,首先开刀的就是阳晓光这一组。成绩垫底的林恳把引起阳晓光同情心泛滥的林筱给换走了。

阳晓光一开始极力阻扰,语气强硬。林筱倒是没着急,静观其变。就连阳晓光最讨厌的周蓝看到组长这样也帮忙说话,李文择也力挺好朋友阳晓光。这个组在此时充分发扬了团结,什么团结就是力量,这就是。

力量维持了一会儿就在王老师的强硬态度下一点点消散。阳晓光只得放手,不过尽量也往好处想,不然太难受。

微小的动作并没有触动班级的版图,大家都松了口气。

阳晓光和林恳一早就认识,算是从小玩到大的,不过两人很是不同。

王老师喊出的口号就是一帮一,所以才有如今这座位的局势。阳晓光充分贯彻领导的指令,催教作业是不可避免的事。

现在所有的组员都按时按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大难周蓝也渐渐改变了,变得勤快了,这也免不了阳晓光的亲身苦口婆心的教学。

以前的状况让阳晓光这个当组长的颇为欣慰,不费心力。开玩笑,这些都是有成果的。每月根据小组的成绩排名次时也总是排名前几位。

可现在呢!一切都变了。

阳晓光以一人之力无法力挽狂澜。全组只靠阳晓光的强势分数才勉强名列前茅,这些分数都是辛辛苦苦一点点累积的。王老师找谈话说这可不行。说完这话很快就有了行动,也正好恰逢这时阳晓光用写周记的方式宣泄不满,写了最高纪录的八篇。王老师在上课时就拿这说事,充分肯定了阳晓光同学在学习上的认真态度,并将阳晓光与林恳拿来与之作比较。这一计真可谓是一箭双雕。可惜的是,林恳根本就不放在眼里,照样玩笑人生,无心学习。阳晓光可是红着脸听下去的,不好意思中带点虚荣的满足,也倍感压力,可又对这个林恳丝毫没有办法。别人是什么都不在乎,任凭阳晓光说多少好话也无济于事。

每次中午自习都得去外面把林恳拉回到座位写作业,在旁指导。林恳显得很不满,阳晓光也是不耐烦。阳晓光这个人是管己可以,自我约束力极强,可是要去管别人,既拉不下脸也不是那块料。

这种情况就这样一直僵持着。

林恳也向阳晓光第一次开口借钱,阳晓光看在同学的份上,慷慨解囊。哪知道这家伙没有立刻还,一直拖着。阳晓光拉下脸来催,只能是越陷越深。反而林恳是得寸进尺,哀求着借了一次又一次。阳晓光总是心软,受不了而做出后悔的举动。

曾小薇似乎也察觉到了这位师父的烦恼,在一旁细心劝解。

阳晓光好心谢过,采取行动。

在周记这个师生交流的绝佳平台上,阳晓光不免诉苦,一开始得到的是鼓励。可王老师渐渐也明白了阳晓光实在是不行,想起了教育界的一句老话“因材施教”。故此,你好我好他也好。

阳晓光一直期待着心目中的伯乐——王老师看后会有所行动。期待着,心情无比紧张着,以至于每次上语文课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王老师的实验以失败告解。林筱又重新回来了,林恳去到了谢怡那组。也就是在阳晓光后面张文何木的后面。

这个好消息终于可以让阳晓光松一口气,不用整天为一人而心情不畅。看到谢怡时真想说,但没说,在心里感谢:“救星啊!”

自从林恳走后,谢怡的咆哮声便时常传来,林恳也收敛了很多。也难怪,在这女生面前如此听话。

我们从小的观念就是男女授受不亲,看到哪些男生和女生行为举止稍有亲密,甚至走在一起就会被怀疑有问题。所以很多人对于不熟的异性就会先逃避。阳晓光也是很深受这种观念的熏陶,说不出徐狄那种大大方方表明喜欢谁的话,主动谈不上。有些人排队时都会对女生退避三舍,把阳晓光推出去,阳晓光则“这有什么啊”,大大方方打头阵。

打疫苗也是学校发起的,在节假日期间,奶奶带领阳晓光和阳静去到街上的医院,高潮则顺道跟上。眨眨眼睛,痛苦便过去了。也顺便在对面的三味书屋买了一本书。

时间不知不觉的没了,来到了中间,一个重头戏就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