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萍翻了个白眼,这道歉半毛钱用处没有。最后一个名额的人选在他朝苏萍发难之前就已经托人提交上去了,连个解释的机会都没给她,就直接判了她死刑,现在又来假惺惺。
见苏萍没有应声,他又试图解释,“我不喜欢勾心斗角的人,所以……”
苏萍打断了他:“不用和我说这些了。你喜欢听话的,不闹事的,不勾心斗角的下属,很显然我不是。别人惹我,我肯定要还回去的,显然不符合你的用人观念。所以,你的选择没错。”
三观不同,多说无益。强行凑在一起,那就是悲剧。
苏萍心想,也就李春云那种性子适合林文州团队。如果林文州选了李春云,她倒觉得无可厚非。
林文州张了张嘴,好半天才道:“听说你那阵子排练到很晚?”
想要衣锦还乡,背后自然要付出艰辛。
苏萍转过脸去,看向窗外,只当没听见。
林文州的选择是没错,她记仇也没错。
——
集训终于结束,比原计划推迟了十天。
姜泉匆匆赶回了粮站,归心似箭,一口气跑到了单位房二楼,苏萍却没在。
天色已经不早了,姜泉准备去文工团看看。
刚出了粮站大门,门卫处的同志追了上来。
“姜泉同志,前几天,你娘过来找你,说是有急事。你去集训了,我们也找不着你,给你留了张条。”
说着门卫将纸条递了过来,“你娘说不能给别人看,我没给任何人看,我自己也没看。”
“谢谢。”
姜泉接了过来,一打开纸条,瞬间脸色大变。
于桂香识字不多,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四个字,“亲事有变。”
姜泉整个人如堕冰窖,呆愣愣地站在了原地,手都不自觉抖了起来。恍惚间像是回到了前年,他从镇上训练回村,满心欢喜,以为他娘帮他谈妥了亲事,迎接他的却是苏萍和姜建良领证的消息。
时隔两年,那种绝望与无力感再次排山倒海一般席卷过来。
“姜泉同志,你怎么了?”
姜泉骑着自行车,疯了一般冲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