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试跟进京考科举一样,都是在八月初,每三年一次,而现在都已经快六月,只有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而夏有才每次都要提前一个月去嘉永州,这样算起来,只剩下一个多月时候去准备引荐信。
之前夏老太让夏有梅若托人找了一个引荐人,可是那个引荐人却是狮子大张嘴,要二十两银子才肯写这封引荐信。
这个时候的科举其实没有后世之人了解的那般容易,非常重视学子的出身,官阀世家倾轧,引荐信就代表着你是属于这个世家庇护着的,考上举人进士,也等同于有了靠山,所以引荐信的买卖在私下十分多,官府是不管这个的。
如果不想买引荐信,还有另一种办法,就是你非常出众,在考秀才的时候名列前二十,官府自会为你准备引荐信。
夏有才考中秀才的时候是全县前五名,自然不需要引荐信,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就没有人觉得他能考中举人了。
原本夏老太打算把夏秋锦嫁出去的时候,就已经说好给夏有才出这笔钱的,可是如今不仅礼金退回去了,还赔了五两银子。
夏老太口袋里倒是还有一笔钱,这么多年来夏云志的爹挣来的一半钱都交给了她,再加上夏有梅嫁人收到的礼金,七七八八加起来有八十多两银子。
夏老太是个抠搜自私的人,这笔钱她一直严防死守,不舍得花用,打算给自己当棺材本的,闻言立刻皱起眉头来。
“大柱被关在监牢,也不知道有没有吃苦挨饿……娘,大柱向来对您孝顺恭敬,你可不能不管他啊!”夏二婶站外面听到了夏三婶的话,立刻进来哭天抢地。
不同于夏三婶家穷得肉都吃不起了,夏二婶家里还是攒了一些钱,可是这笔钱要娶陈木匠的女儿却是不够的,原本他们是打算出四十两的礼金,想着跟夏老太借一些,等大柱娶了陈小晴接了岳父的生意,以后再加倍还给夏老太。
可是现在鸡飞蛋打,不仅亲事没了,现在夏大柱被抓了,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打点呢。
所以一听到夏三婶要婆婆要钱,夏二婶自然也不甘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