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海峰特意去看望了几个刚刚出生的婴儿,家里的小孩数量也逐渐增多,每天早餐时间就成了大家分享孩子成长点滴的时刻。
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开心快乐的样子,这种温馨的氛围真让人感到无比幸福。
吃完早饭后,陈海峰决定让《时代青年报》和《琉球时报》刊登大明向元朝宣战的消息。
随后,他和陈棋一同前往皇宫的仓库,仔细检查了军用物资。
除了军队已经使用的新式火炮外,那些前装炮的模具也整齐地堆放在库房里。
这些模具将会被送去博物馆存放,因为海商的火炮数量已经足够多了,而下次等他们的贸易公司商船更换火炮后,可以将多余的火炮卖给海商。
陈海峰今天一整天都泡在实验室和皇宫作坊里,专注于制作马灯的作坊。
由于玻璃制品的需求减少,所有的生产力量都集中在了马灯的制作上。
同时,火药也在女兵们的精心制作下,源源不断地运往码头。
尽管皇宫仓库可以容纳一部分火药,但陈海峰的目标是为每位士兵配备四颗手榴弹,因此需要大量的火药储备。
仓库中的枪支和火炮已全部下发给正在整训的十二个师,以确保它们拥有充足的武器装备,能够在战斗中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这一系列的准备工作让陈海峰感到安心,因为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挑战。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陈海峰在皇宫设宴,款待蒲提娜的父亲及叔伯们。
蒲爱娜也一同出席,她身着一袭华丽的礼服,如同一朵盛开的鲜花般娇艳动人。
蒲提娜的二叔得知自己的女儿已成为陈海峰的女人,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
对于他来说,这种利益的捆绑意味着成为皇亲国戚,这无疑是一次最明智的投资。
晚宴期间,蒲提娜家族的叔伯们纷纷表示愿意参与泉州的战事,并承诺可以出动200人。
面对这样的热情与支持,陈海峰感到十分欣慰,于是,他决定将指路和策反的任务交托给他们。
这些经验丰富、智慧过人的长辈们定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为泉州之战增添更多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