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捡了一队义军

船队中有两条船要前往松江进行棉布交易,于是他安排林老爷子和李家的人与这两条船一同前行。

此外,他还特意赠送给那两条船的船主 50 瓶花露水,作为给他们的酬劳,并嘱咐两个船主在松江多等候几天,到时候带着林老爷子和李家的人一同返回琉球。

陈海峰他们和其他商船继续航行了,海商船队有些船进入长江,前往扬州、金陵进行交易,那里现在是蒙古人的占领区,海商们有自己的关系网,陈海峰派了几个军官装扮成水手混进了这些船只上。

船队和其他船只继续沿海岸线航行,船队航行了半天,在靠近如东县附近靠岸。

此时此地已然踏入了元军所掌控的地域范围,陈海峰当机立断,迅速派遣出陆军中的整整一个连,朝着附近的区域展开细致地探查行动,重点关注周边那些星罗棋布的村落,旨在摸清其中是否潜藏着元军的身影。

与此同时,他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安排其余的士兵们在临近海边的位置紧张而有序地修筑起一道道坚固的战壕防线。

不仅如此,还组织人手将 6 组13毫米排射炮从运输船上小心翼翼地卸下来,部署在关键位置,以增强整体防御力量。

其他人员则各司其职,热火朝天地搭建起临时营地。

而那些随行而来的海商以及一部分水手们,也纷纷走下船只,开始着手准备丰盛的饭菜,并稍作休息调整。

时间匆匆流逝,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之后,先前被派出去执行任务的那个连队终于归来,并且还带回了一支陌生的队伍。

只见连长引领着一名中年男子快步走到陈海峰面前,恭敬地施了一礼。

紧接着,陈海峰满脸疑惑地看向连长,询问道:“这队人马究竟是什么来头?”

连长赶忙上前一步,详细地向他汇报道:“我们在外出巡查的时候偶然间发现了这些人,当时他们正在四处寻觅野菜用以果腹充饥。经过一番观察和交流,发现他们皆是汉人同胞,所以便先行将其带回,等待您的进一步指示。”

陈海峰顺着连长手指的方向望去,仔细打量起这群陌生人。

只见他们一个个面容憔悴,面色焦黄如土,身体显得极为虚弱,彼此之间相互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坐在距离不远处的一片空地上。

而此刻,这群人似乎也注意到了陈海峰等人投来的目光,同样用好奇且略带警惕的眼神回望着他们。

双方就这样默默地对视着,现场气氛一时之间显得有些微妙。

那位中年男子身着一套残破不堪、满是窟窿和裂痕的铠甲,仿佛经历过无数次激烈战斗的洗礼。

腰间悬挂着一把锈迹斑斑、刀刃残缺不全的破旧腰刀,摇摇欲坠地晃荡着。

而在另一侧,则系着一个同样破旧的葫芦,里面或许装着仅存的一点救命之水。

他整个人看上去狼狈至极,显得十分凄惨可怜。

再看那群人,情况也不容乐观。有的人身上穿着破碎的皮甲,勉强能够遮体;有的则只是用几块破布随意系成一件所谓的“衣服”,腰间仅仅靠着一根粗糙的草绳维系着。

更糟糕的是,好多人的双脚赤裸着,布满了伤痕和泥土,显然已经走过了漫长且艰难的路途。

粗略估计一下,这群人大约有将近 300 人之众。

陈海峰目光紧紧锁定眼前这位正向自己施礼的中年男子,心中充满疑惑与好奇。

他开口问道:“尔等究竟是何人?在此处所为何事?怎会落得如此悲惨模样?”

说话间,陈海峰示意身旁的士兵给这名男子递去一碗清水。

那男子感激涕零地接过碗,大口大口地喝起水来。

待稍稍缓解口渴之后,他才喘着粗气说道:“我们皆是从山东逃亡而来的义军啊!原本我们共有五千余人,一路上遭遇了蒙古铁骑以及那些可恶的汉儿军的多次截击和追杀。每一次交锋,都伴随着惨烈的厮杀和巨大的伤亡。如今到达此地时,已然是山穷水尽,弹尽粮绝……就连手中的刀枪弓箭,也都在一次次激战中损毁殆尽了呀!”

说到此处,男子不禁悲从中来,眼眶泛红,声音也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这名男子面色苍白、气喘吁吁地说道:“我们这些人啊,其实在前天就已经开始四散奔逃啦!谁能想到,前天竟然又被那帮可恶的元军骑兵给追上了。当时啊,只见那些元军骑兵如同一阵狂风般冲杀过来,瞬间就让咱们陷入了绝境之中。好在还有几位英勇无畏的义军将军,他们奋不顾身地拼死抵抗,才勉强为大家争取到了一点逃命的时间。于是乎,义军兄弟们就这样纷纷四散开来,各自寻找生路去了。而我们这群人呢,则慌不择路地朝着这个方向跑来,一路上担惊受怕,历经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刚刚从鬼门关前捡回了这条小命呐!”

陈海峰看着眼前这群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的人们,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强烈的同情之意。

他转身吩咐身边的士兵道:“快去把咱们刚熬好的鱼汤端一些来,让这些兄弟姐妹们先垫垫肚子吧。”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鱼汤便被送到了众人面前。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的他们,接过鱼汤后便迫不及待地大口喝了起来。

与此同时,许多善良的士兵们也主动走上前去,与这些难民们亲切地攀谈起来。

一时间,原本寂静的海滩边变得热闹非凡,充满了欢声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