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了,难民都吃过了饭,有的被马车装走,有的坐船离去。
他们好多人都相互留下了地址,这9000多人看着多,其实也就3000多户人。
最后就剩下500户人,陈海峰让海军第二团明天返回基隆港时,装运200户运去基隆镇安置。
并安排太湖镇用马车运100户新移民竹林镇安置,还安排道路运输连运100户新移民去采煤镇安置,再运100户新移民去竹基镇安置。
这500户人同样每人都获得了路费,只是他们每个得到了3个银币。
因为他们去的地方开发都比较晚,没什么生财之道,陈海峰还安排人给了没人50斤粮食。
第二天,运送难民的队伍陆续出发了,看着他们渐行渐远的背影,陈海峰心中感慨万千。
他希望这些新移民在新的环境中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向各地发出布告,要求组织新来的移民开垦荒地、修建房屋、种植庄稼……
陈海峰面色严肃地站在将军府的大厅中央,他那深邃的目光依次扫过在场的各部门负责人、工厂厂长、车间主管,以及陆军第一团、工兵团、海军第一团、海军第三团、道路运输连、女兵营和内务府的诸位将领与长官们。
众人神情各异,有的显得有些紧张,有的则带着一丝期待,大家都静静地等待着会议的开始。
陈海峰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道:“今天召集大家前来,是想了解一下各个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
首先,他将目光投向了造船厂的负责人,那位负责人立刻站起身来,毕恭毕敬地向我汇报起了造船的相关事宜。
他详细地讲述道,那两艘琉球福船已经顺利建造完毕,并成功下水投入使用,然而目前还没来得及安装火炮。
与此同时,另一艘风帆战舰的施工进度已达 70%。
接着,他又提及到现在有 6 艘琉球福船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龙骨。
在汇报完船只的相关情况后,这位负责人还特意提到了昨天他们妥善安置的 100 户人家的情况,言语间透露出对这些百姓的关怀与重视。
随后,其他各个工厂的负责人也纷纷起身,依次向陈海峰汇报起了各自工厂的情况。
从他们的话语中可以得知,实际上大部分工厂都处于停产状态,这并非是因为他们消极怠工,而是由于原材料供应不及时,只有当材料到位时,他们才会加班加点地干上几天,一旦材料短缺,便不得不暂时停下手中的工作,让工人休息调整。
而在其余的时间里,工人们都在划分给他们的小区内忙碌着,齐心协力地建造着属于自己的房屋,为自己的生活打造一个温暖的港湾。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大家似乎都在思考着当前面临的种种问题与挑战。
陈海峰微微皱起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会对整个军队乃至琉球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