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要换皇帝了,根据陈海峰知道的情况和以前掌握的知识,他回忆了一下历史。
这次元军兵临临安城下,对临安进行围城。南宋朝廷向元军乞和,再次遭到拒绝,谢太后没办法,只好带着五岁的小皇帝出城投降。
就这样,宋恭帝从一位傀儡皇帝,沦为亡国奴。
当初赵匡胤从后周孤儿寡母手中夺得大宋江山,如今江山又失于孤儿寡母之手,所以有后人写诗讥讽道:当日陈桥驿里时,欺他寡妇与孤儿。谁知三百余年后,寡妇孤儿亦被欺。
投降元军以后,宋恭帝被送到上都,忽必烈封他为瀛国公。
或许是为了排解亡国之恨,长大以后的赵醉心于研究佛学,元世祖于是下令让他入吐蕃学习佛学。元代高僧释念常在《佛祖通载》中记载:“宋主以王位来归,学佛修行。帝大悦,命削发为僧宝焉。”。
赵最终在西藏定居三十四年,公元1323年,这位曾经的南宋皇帝,现在的元朝俘虏,西藏的得道高僧,结束了他的一生,享年五十三岁。
至于赵是自然死亡,还是被赐死,至今仍存有争议。
宋端宗赵昰:临危受命,悲凉一生
与宋恭帝相比,赵昰的一生要更加悲凉。
当元军兵临临安,宋恭帝被谢太后抱着向元军投降时,年幼的赵昰,则在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等人的陪同下,由江万载父子护送着出逃婺州。
来到婺州以后,陆秀夫带着一部分南宋大臣来投,但是这里终究无法立足,赵昰只能继续被人带着向南逃跑。
到达福州以后,赵昰正式登基,改元景炎,是为宋端宗,而他这年只有七岁。可是天大地大,却没有南宋的容身之所,元军不断南下追击,赵昰等人只能不断向南撤离。
宋军离开以前,曾开仓济民,所以直到元军占领福州以后,还有当地百姓祭祀赵昰、赵构、文天祥等人。
对于赵昰来说幸运的是,他身边有对他忠心耿耿的江万载和张世杰等人,可是不幸的是,即使有他们拼死抵抗,赵昰还是只能逃到海上,在海上漂泊,还要时刻警惕元军的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