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峰从女兵二排和女兵三排,抽调出了一些优秀的班长来负责她们的训练工作。
在最初的 10 天里,她们将接受严格的队列和游泳训练,以提高身体素质和战斗技能。
接下来的 20 天里,上午她们将学习文化知识,包括阅读、写作和基本算术等;下午则会学习厨艺以及战场救护包扎技巧,以便在战斗中能够自救和救助战友。
经过训练, 90 名女兵将会被全部派往工坊。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进行训练,是因为陈海峰希望训练出来的人不仅具备出色的战斗能力,还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文化素养。
士兵们都必须学会游泳和认识 500 至 1000 个汉字,并且拥有一定的自卫能力。
陈海峰之所以不招募普通工人,是因为他们大多拖家带口,管理起来比较困难。
而这些士兵则不同,他们将来要跟随陈海峰一同去海外开疆拓土,必须心无旁骛、毫无保留地听从指挥。
陈海峰一直秉持着一个原则:只要价格合理,能够买到的东西坚决购买;对于工匠,则是能买就买,如果无法购买,那就高薪聘请或招募。
一旦江南地区爆发战乱,他只需将船停靠在岸边,就能吸引到大量的移民。
毕竟,在动荡时期,人们总是渴望寻找一个安全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