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8章 一切都是利益(下)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2135 字 2个月前

革命所造成的混乱与人心惶惶,由此可见一斑,对此,施肇基也是深有体会,见此情景,不由暗暗庆幸,当年“戊申革命”没有持续太长时间。说起来,袁世凯对于“定共和”确实是有功劳的,虽然他未必是出于公心。

三位大使先生就这么坐在会议室的沙上,偶尔交谈几句,也都是关于俄国形势的,至于远东形势,到是提也没提,或许,英国政府和法国政府现在根本就没有工夫关心远东问题。

直到快中午的时候,那位临时政府的脑勒沃夫公爵才赶到会议室。二驻俄外交官讲行面谈,由千施肇基只是负责涕旱份出俄国租界事变的外交备忘录,因此他很快就结束了与勒沃夫公爵的会谈,告辞之后,带着助手匆匆离开了冬宫,乘上马车,赶回中国驻彼得格勒大使馆。

此时,天已放晴,但是温度依然很低,马车的窗户玻璃上很快蒙上了一层雾气。

施津基抬起手,擦了擦玻璃上的雾气,向车窗外头望了过去,沿途可以看见一些游、行的俄国工人和士兵,而从他们戴在胳膊上的臂章来看,他们的主张不尽相同。

施肇基坐了回去,闭上眼睛,他回想起了当初奉命赴俄之前在绞,帅堂接受的那个。特殊任务,而那个任务是由总统亲自交代给他的,就是命令施肇基利用一切渠道和手段。跟踪那些关于“国际过激派”的消息。哪怕是街头的传闻也不能放过。

施肇基明白总统说的那个“国际过激派。指的是什么,他也认真研究过他们的理论,并被他们的理论所震撼,他曾认真的分析过,他认为。一旦将这些理论付诸实施,先不论理论本身是否高明,但是至少会给世界带来剧烈变化。

施举基按照总统吩咐,仔细搜集着关于“国际过激派”的一切消息。并每个月整理一份报告,通过外交邮件寄回总统府,交总统审阅,看起来总统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多次表彰他勤勤恳恳,而且透露过将他调回外务部加意栽培的意思。不过到目前为止,施举基还没有接到任何调他回国的调令。看样子他还必须在彼得格勒呆下去,直到革命所造成的混乱结束,或者俄国的形势稳定下来。

通过那些游、行队伍的标语,施肇基认为其中的多数都是那个“国际过激派”而现在,他们最关心的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城里人的吃饭问题,第二是乡下人的土地问题。而这两个问题也正是目前困扰着俄国临时政府的难题,如果解决不好的话,施举基毫不怀疑彼得格勒还会爆一次革命。

“这个时代,还真是一个形势复杂的时代啊,谁都想上台表演。谁都不肯让出表演的位置,也难怪到处都在打仗,到处都在纷纷扰扰了。还是国内平静啊。此次欧战确实为我国带来不少好处。只是不知。中枢是否会一直保

施举基在心里琢磨着,正盘算中国是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作战所带来的利益大还是始终保手突然拍了拍他的膝盖。

“先生。你看,是德国的轰炸机。”助手抬起手,指着车窗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