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山,等去了陆军部,你先跟蔡松坡打下手,等这场仗打完了,你就接替蔡松坡,做陆军部的总长,至于蔡松坡,正好去美国疗养,顺便考察军事。”
赵北揣摩着吴振汉此刻心中所想,试探的说了几句,就看见吴振汉连连点头。
作陪的军官基本上知道陆军总长的人事变化,但是那帮文安却还是第一次听说吴振汉要接替蔡锅做陆军总长,于是,黎元洪、杨度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向一边的陈铁山、李变和望去,见两人领,这才明白。那两位主任也事先知道这件人事调动。
黎元洪倒也罢了,不过拿起酒杯,敬了吴振汉一杯,说了几句漂亮话,但是杨度就不一样了,放下酒杯之后,他立刻琢磨起来,想弄清楚总统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个人事调动。
现在政促进会展
竹,火。各地的政团体也纷纷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尖,必入州在宣扬政,人人都在喊政比宪政好。各色人等纷纷投身于这场政运动,颇有几分当年敦促清廷预备立宪运动一般如火如荼,而偏偏这种时候。总统不动声色的将陆军总长的位子交给了一名跟着自己浴血奋战的将领,这说明什么?
在杨度看来,这说明总统正在进行政的实质性准备,为了确保政制度建立的顺利,总统先要稳定军队,而吴振汉是一名共和军的元老,更是号称总统的“亲密战友”由这样一个人掌握陆军部,无疑将对稳定军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目前的中国而言,只要陆军稳定了,那么空军和海军也就稳定了。剩下的就看杨度他们这班文臣了,能不能将这个政的大势造好。能不能将民意、民心集中到政事业上去,这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而且也关系到杨度那班人的仕途。
考虑到这一点,杨度认为,现在有必要加造势宣传,不仅要宣传给国人听,而且要宣传给外国人听。为了这个目的,杨度甚至从外国拉来了几位知名学者,准备让他们为政事业摇旗呐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现在的诸伸、文人不信别的,就信洋人,当年洋人说大清国立宪好。众人就张罗着立宪,现在,如果洋人说理智的政要比冒进的宪政要好,那么,众人肯定也会跟着吆喝,至于那些反对者,不过是区区蝶螃。岂能撼动大树?
不过目前似乎还有一个障碍。那就是宪法,如果想政,就必须先修改宪法,杨度当年在日本仔细研究过各国法律,他很清楚法律的真正作用所在,所以,他认为,在总统正式宣布刮政之前,必须召开一次修宪会议,利用好民意,将宪法进行修订。
昨天,杨度就已经向总统进言,请总统考虑修宪之事,当时总统也答应了,不过并未确定修宪时间,现在这里坐的都是总统亲信,杨度决定再问问此事,顺便也是给这些心腹亲信提个醒,让他们有个准备。以免到时候手忙脚乱,坏了总统大事。
“大总统钧鉴,昨日我提议修改宪法,总统也答应了,只是尚未确定具体日期,若是总统同意,我建议。就在下个,月举行修宪会议,人员我去召集,议题由我拟定,具体条文之修改,也由我主持,在交总统审阅之后,就交由修宪会议表决。”
杨度突然将话题转到了修宪上,在场众人都有些吃惊,只有赵北没有觉得太过惊讶,在他看来,杨度这个,人情才傲物,如果他不将所有修宪权力都抓在手里的话,那才令人惊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