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威海卫前

1908远东狂人 丹丘 1999 字 2个月前

根据中国、日本、俄国、英国、美国这五国达成的书面协议,一旦中国同意禁止本国公民向朝鲜反日势力提供人员、资金、军火的支持。那么,英国和美国政府将为朝鲜反日流亡分子提供庇护,而且考虑到中国确实没有能力接收这么多外国流亡者,英国和美国政府也勉强同意“本着自愿原则”将部分朝鲜反日流亡者转移到南洋各地分散安置,有的人将去马来亚的橡胶园做工,有的人则将前往菲律宾马尼拉当码头工人。至于那些实在不想去南洋的人,英国和美国也绝不强求,至于他们到底该怎么安置,那就是中国中枢政府的事情了。

这个《五国协议》的达成颇费周折,而当协议达成之后,为了收容那些从朝鲜半岛撤到中国东北地区的朝鲜反日武装人员,前后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今天,第一批流亡者终于启程了。他们将先去威海卫,以便进行甄别。在那里,他们将选择自己今后的生活道路。

将朝鲜的反日流亡者转移到南洋安置,而且其人数之巨,足以让人惊讶,这是人类近代历史上最有“新闻价值”的事件,为了跟踪报道这个事件,各国新闻界无不派出精兵强将前往采访,全程跟踪报道,毕竟,以前国际社会还从来没有这么高调的处理过某**事殖民过程中所造成的难民问题。或许,这是一个契机,叮汉用来促讲各国此府间的合作。以便为沥讨协商方式解唉凹孙讲纷铺平道路。避免战争,现在的这个时代,战争的破坏力越来越强,而世界也因此而越来越动荡,许多有识之士都在呼吁组建一个跨县联合政治组织。以裁决者的身份公正而和平的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冲突。

实际上,为了此次流亡者转移南洋安置的事情,中国、日本、俄国、英国、美国确实成立了一个。具有国际色彩的非军事组织,叫做“远东和平委员会”美国总统塔夫脱先生担任委员会名誉主席,而英国驻华公使司戴德先生担任执行主席,这个组织显然已显示出一个国际政治合作与调停组织的雏形。

考虑到现在欧州局势越来越紧张,巴尔干地区马上就要爆战争,为了避免生全欧洲大战,此次采访流亡者转移行动的各国记者们也将主要注意力放在了“远东和平委员会”上。希望能够借鉴这个组织调停国际冲突的经验。

作为英国《泰晤士报》远东地区主编,莫理循先生亲自出马,对此次流亡者跨国大转移进行了跟踪报道,而且现在,他就在威海卫港口外的一艘商船的前甲板上,坐在一捆缆绳上,认真的整理着他的采访

甲板上的人很多,眼看就要到港口,许多原本呆在船舱里的朝鲜人纷纷走出船舱,站在船舷边向威海卫军港眺望。许多人痛哭流涕,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祖国和故乡的土地了,或许,他们永远也不会回到故国了吧,毕竟,日本政府已经正式宣布吞并朝鲜,而“东北亚危机”的结束似乎也可以看作是列强对日本吞并朝鲜的正式承认。就连中国,似乎也接受了现实。

甲板上哭声震天,莫理循无法集中注意力,只好暂时停下了手头的工作。将采访笔记和那根钢笔装进公文包。然后从那堆缆绳上站起,提着公文包走到了舰桥上,靠着一根雪茄烟收买了一个值班水手,在舰桥找了一个,角落,以便继续他的工作。

虽然回船舱里或许会更安静些,但是现在天气太热,船舱里气味也太浓。还是舰桥上比较好,这里有遮阳篷,而且在这里躲避甲板上的嘈杂的还有一帮英**官和日本军官,如果莫理循想采访的话,也更方便。

不过现在莫理循不想再去采访那些英**官,那些英国人虽然做足了伸士派头。但是保守而顽固,从他们嘴里确实也挖不出更多的有用信息,莫理循不想再与这些英**官打交道。至于日本军官,比英**官更难对付。在莫理循看来,那些日本军官根本就是一群“哑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