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这一切都是猜测,没有证据,不过,无论是谁策戈了刺杀陶成章。他都将自己置于万夫所指的境地,现在革命成功,共和告成,所有人都期盼着能够迅速稳定全国局势。而要想迅速稳定全国局势,就必须先解决南北之间的分歧,按照理想状态。如果陶成章赢得总统选举进而成为正式大总统的话,那么南北政令的统一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前提,即使他无法当选正式大总统,国民党也能保证控制住国会多数议席,那么同样可以为南北政令的统一打下基础。
但是现在,这个策划实施暗杀行动的幕后黑手不仅试图将和平统一政令的努力化为乌有,而且还将南北之间的分歧由桌面之下摆到了桌面之上,用粗暴野蛮的手段去刺激南方实力派的神经,这只能用丧心病狂来形容了。
面对陶氏遇刺事件,制宪委员们的表现各不相同,痛心疾首者有之。幸灾乐祸者有之,骑墙观望者有之,口是心非者有之,,不过所有人冷静下来之后,也都同样关注起了这个党魁继任人选问题,国民党中人尤其将这件事作为本党目前第一要务。
当!当!,
主席台上的铜钟响了两声,交头接耳的制宪委员们这才安静下来,向主席台上望去,见国民党“十干事长”之一的黄兴已经站在了那里。
“诸位清静一静!”
黄兴站得笔直,神情肃穆,向制宪委员们扫了一眼,然后一字一句的说道:“本党领袖不幸遇害,实乃让人痛心之事。刚才法租界已将陶总理灵柜移到南市,经过党内磋商,就在制宪会议正门前设立灵堂,接受各方人士吊唁。刚才本党干部也已陆续赶回南市,现在,请宋钝初先生向诸位宣读陶总理弥留之际口述的遗嘱。”
黄兴话音一落,礼堂里顿时又是一片“嗡嗡”声。
太让人意外了,陶成章竟然还留下了遗嘱?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到礼堂入口,急切的想知道陶成章的遗嘱上到底说了些什么。
礼堂入口走进一些人,走在最前面的是宋教仁和李叟和,但两人并没有立即走上主席台,而是站在主席台下与黄兴、谭人凤低声荐议起来。
制宪委员和政党代表团的成员们纷纷站立起来,翘首望去,却见主席台下的那几人都是面sè凝重,无论是同盟会出身还是光复会出身,所有人都将目光盯在了宋教仁身上。
显然,陶成章去世后,宋教仁已成了众人的主心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