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讲义堂教学(一)

“竟然没有人来喊我?”张启一阵无语。

可他想错了,在他睡觉的期间还真有一些学生们来过,他们发现张启在睡觉,都以为他是为了三日后的讲义正在苦读,便没有打扰他。

转头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范仲淹,后者也下令这几天大家就不要去藏书阁了,以免打扰到张启。

张启看了看周围的书籍,又是一身冷颤;摸了摸饥饿的肚皮,走出了藏书阁。

一顿饱餐之后,张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是回到了藏书阁。

此刻的张启依旧漫无目的的在藏书阁中走来走去,时不时的会随手抽一本书籍观看,大部分都是只能看两页。

“哎,这该死的困意又来了。”张启已经哈欠连天了,他胡乱的把手中的书给塞回原处,可不曾想没弄好,书本散落了一地。

张启只好蹲下来,一本一本的捡起来。

他捡起一本《道德经》,正准备放起来,却无意间瞟到了一段文字。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这段话还是张启看了十几遍,才勉强给读通了,按照自己的理解,加上了标点符号。

“看来后天的讲义有主题了。”张启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坐在了床边,手捧着书籍,嘴里不停的念叨着书中的文字,时而点头,时而摇头。

……

到了讲义的这一天,所有人都来到了讲义堂,在范仲淹的带领下,大家先焚香拜祭了孔子像以后,讲义正式开始。

张启还是有些紧张的,他坐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左手边是晏殊、范仲淹和一种老先生。

右手边是一排排的学生们,他们眼中流露出对张启的期望。

“咳咳!今天我要讲的内容与《道德经》中的一段文字有关。”

张启清了清嗓子,手捧着道德经,先把原文念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