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知道该怎么做,而且明白为何要这么做。
因此当下,药物的注明不是关键,能不能用药,看的是药物的生效机制。
江麦仔细回忆了一下。
得亏他打小就对寄生虫感兴趣,因此对硝唑尼特这种特殊药物有额外的关注,还真就记住了。
江麦道:“没有定论,但主流学说是抑制丙酮酸铁氧还蛋白氧化还原酶反应。”
施怜有点纳闷了:“这跟免疫系统有什么关系?”
看硝唑尼特的作用机制,似乎是通过干扰寄生虫的厌氧代谢关键酶活性,从而抑制隐孢子虫感染。
这其中似乎并不涉及免疫系统。
理论上来说,应该不会表明“不推荐免疫缺陷者使用”。
江麦摇摇头,补充道:“问题就在于,这个机制本身是不够完善的,必须通过人体正常免疫系统的放大作用,才能起到清除隐孢子虫的作用。”
听到这里,施怜总算是捋清了。
也就是说抑制丙酮酸盐是其核心,但效力太弱,顶多起到对抗隐孢子虫恶化的趋势,达不到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