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1章

它的作用是实现术中电生理定位。

根据术前的影像学定位,术者需要向病人体内植入一根临时微电极,起到探路者的作用,它能直接检测到神经元细胞的放电,然后在术中检测的计算机系统中转化为医生能看到的信号。

不同脑区,不同核团的信号是不一样的。

通过辨别目标靶点的特征信号,术者可以判断脉冲电极是否进入了目标核团。

当然,微电极还有另外一种重要作用。

植入电极后,医生可以直接激活脉冲装置,测试装置对靶点的刺激性,通过观察病人临床症状是否有改善,预估手术疗效!

如果刺激有效,则可以植入永久电极。

但如果脉冲刺激后没有什么改善,医生就该考虑放弃植入,或临时安置装置,观察后续疗效再做决定了。

这就是为何麻醉团队如此关注微电极。

也是许秋的麻醉方案为何让麻醉团队惊为天人!

能同时兼顾微电极和病人的术中验证,只有许秋规划出的这套清醒麻醉方案能实现!

……

终于,许秋换好手术衣,来到了主刀位。

众人的神经也紧绷到了极点。

不过,在看到许秋的口罩时,他们的表情都是一怔。

卡通口罩……

什么鬼!

“是因为病人是个小朋友!”很快,临医麻醉主任就意识到了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