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而是台上那位二十五岁的年轻医生。

他口中轻轻吐出的几个字,

将决定这划时代产品的方向,也是这每年几百亿市场的掌舵人。

从市场规律来看。

口径越小,人工血管的售价将成倍上升。

比如,8mm人工血管,定价是10mm血管的将近两倍。

进口的那一档,定价在三万元左右。

而如果按照基本的市场定价,6mm血管的最低售价,也应该翻倍,在六万元左右。

这还是不考虑6mm是行业的禁区,当下无人有资格在这一个口径和新型人工血管竞争的保守定价。

实际上的价格,应该会高很多。

假设这一款血管由迈柯维或是泰尔茂研发成功,他们对国内的基础售价,可能会在十五六万元这一级别。

因为垄断,就意味着无上限的议价权。

当下,许多人都紧紧地盯着主讲台上的许秋。

他们很好奇,这款几乎由许秋独立研发,从设计,到各项改良,以及最终实验全部由许秋一手完成的新型小口径血管,最终命名是什么,定价又是多少。

“这款产品,将解决困扰行业三十余年的难题,也将人工血管推进到了六毫米时代……”

台上,许秋的声音沉稳而平静,透露着与年龄不相符的老练与淡定。

这一点,王晟德、陈院士这些老工具人早就习以为常了。

傅清等领导则惊为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