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林县。
一处酒楼。
“我从未见过枣林县的百姓对哪一个县令如此不舍过,陈大人是第一人!”杨县丞目光中有艳羡,但更多的是佩服。
“是啊,从未见过,但这也是大人该得的。”赵主薄在一旁说道。
“咱们枣林县,亦是第一次有百姓们自发组织送万民伞的,陈大人真可谓得了枣林县百姓的民心呢!”宋典史。
三人的感叹,陈延并不知晓。
另一处酒楼。
于通海内心的震撼到此时陈延一行人走后都难以平复。
他来赴任之前只知道,陈兄将枣林县发展得前所未有的好,和他初来之时堪称天差地别。
朝中不少人都对他赞赏有加,听说就连陛下,都不止一次夸奖过陈兄能力卓越,是个为民谋福祉的好官。
而此时此刻,看到百姓们送万民伞这一幕,他才真真正正感受到了陈兄这三年以来所得的民心。
百姓们能够做到这般程度,说明,陈兄当真是被他们放在了心里了!
也许此后多年,都无法再有人在枣林县百姓的心里留下如此深刻的痕迹。
做官做到这个份上,于通海觉得,若是他的话,都可以死而无憾了。
不过,今日看到的这一幕,也让他难以忘记。
同时,也告诉自己,需得向陈兄看齐。
不说做到他这个程度,但是最起码做到无愧于心,无愧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