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曹国舅拜年
第182章、曹国舅拜年
“笑口常开,身体健康!阿姨给你拜年了!”
曹国舅每年都来,只不过今年来的有点奇怪!磨磨唧唧总提玉笛巷大院生活。
上官的父亲带着上官文燕外出串门,家里由母亲孙芳与上官文玲接待串门的亲朋好友。见曹国舅感慨曾经的岁月上官文玲的母亲笑哈哈地点明。
“人未老心却开始怀旧。”
“是呢,近几年一直回想童年时大院的事。那个年代多好,大家住一个院,春节东家串西家出见什么好吃的吃什么?全院像一家人似的多热闹。”
“那倒是,邻里乡亲的住一块相互熟悉感情好!连谁家的灶台朝那个方向都知道。”
老邻居聊起往事亲切而熟络。
“记得那个时候文玲学习好,当大队长,手臂上有个三道杠的牌牌走路都带着威风。那时我比她高三年级,因为同年级住咱那块的学生少,我放学基本不用排队就自己走。遇到文玲带队回家我都故意过去捣乱,在队伍中穿行。想想那事就仿佛在眼前一样。时光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大家都长大了。”
“那个时候你够调皮的。上树掏鸟窝,翻墙摘桂圆,和邻院小孩打架。”
上官妈妈对曹国舅很了解举了许多他顽皮的事实。
“那个时候我在咱们院中是大孩子,总感觉淘一点才不会被欺负。”“这是什么理论?淘就是淘,还找借口。”上官文玲直言不讳指出曹国舅的话不符合逻辑。
“不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可我怎么感觉人会变化呢?就说我,以前那么顽皮现在突然就老实了闷闷的。总觉得四平八稳才是成熟。”
曹国舅没理会上官文玲的抨击沿着自己的思想往下说。
“不管怎么说,小的时候你是院里孩子的老大,你的做法直接影响我们的观念。比方你吹笛子,黑管,对我和妹妹都有影响。小的时候经常跑你们家听你吹笛子,黑管。记得你最喜欢的笛子曲是《扬鞭催马运粮忙》黑管是《友谊地久天长》。”
终于赢得上官文玲的认可这让曹国舅有点惊讶!
“你都记得啊!”
“当然了,大院人民都知道。”“嗨想当年的确有些抱负!后来经过几次挫折心意懒散了。”
“其实也没什么?院里孩子始终惟你马首是瞻,对你尊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