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以法律为准绳

第137章、以法律为准绳

第137章、以法律为准绳

“朱熹说: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骑楼,寺庙,小吃无出其右。怎么样沈教授等忙完了有兴趣市井上转转吗?”

“好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能跟随何老看千年古城真是求之不得的幸事。”

何老大名何牧,听称呼便知年岁比沈教授大些。何老性情开朗,说话幽默。他说自己出自将门,父亲是一介武夫,南征北战也算战功卓著。只是性子火爆了些,但凡有不入眼的事沾火就着。为此,戎马生涯也得罪不少战友。后来母亲怕我子承父业性生刚烈,便在我出生时依据《左传·成公十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的意思给起了个和谐相处的名字,何牧。何老介绍完自己名字的来历,跟着一排洪钟似的笑声爽爽的让人感觉无拘无束的亲切。

相较何老的风趣,沈教授完全是一副静思典雅的学者风范。西装得体,领带严丝合缝,讲话平和,语句有分寸。一副金丝框眼镜温文尔雅中透着智慧。沈教授说起自己的名字倒是极诚恳的态度。他说自己生在偏僻的农村,从小父亲就喜欢在黄昏时带他到村口散步。村口处有座残破的牌楼叫解元楼,一条通向县城的石子路叫解元路。解元就是乡试第一名。儒林外史描写的范进中举,也只中了广东乡试的第七名。电影三笑里的唐寅唐伯虎中的倒是解元。我知道父母给我起名锦文的寓意,就是希望我写的一手锦绣文章,解榜高中。

“哈哈,你父亲有眼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一种目标远大的启蒙教育,灌输成名成家的思想,追逐前辈励志的脚步。这可比现在父母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方法更具有远见卓识。”何老与沈教授的对话让高强觉得耳目一新,这是一种登泰山而小天见过世面学识渊博的谈吐,从容不迫且妙趣横生。他觉得那一堆错综复杂的事或许对人家不是大问题。

宾馆前台刚帮助何老与沈教授办完入住手续,电话就接踵而至。

“高经理有人来公司闹事,杨经理被打了。”

惶恐的消息令高强面露难色,客人刚到怎能怠慢。却见何老挥挥手很洒脱地说。

“高经理先忙!我与沈教授先休息一会。等你回来咱们再聊。”

“实在抱歉!我抓紧去公司看看,处理一下就回来。小文照顾好二位先生。”

办公楼前群情激扬几拨人熙熙攘攘地闹。看见乱想高强停止脚步,思索一下闪身进入马路侧面的小吃店。行政综合办李主任接高强电话后赶过来汇报情况。

“都是苦主,讨债要钱的。有个人也有生产木箱的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