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许诺

“海洋大学若是能够顺利落地,将会永远和彻底改变三姓村的面貌,未来三姓村的发展我不敢保证能有多快,但必然不是现在可以媲美的。”陈木看向众人,声音很大:“而且最根本一个问题,我们拼死拼活最终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培养后代,让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吗?”

“我在这里可以和大家许诺,三姓村若是支持海洋大学项目建设,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保证顺利,今后在同等条件小,三姓村的学生将优先录取。”陈木这句话无疑是重磅消息,让原本就意动的村两委露出激动的神色。

张家村有一名年约四十多岁左右的村委问道:“陈组长,您说的是真的吗?我们张家村的子女真的可以在这里上大学吗?”

“这位张村委的问题问得很好。”陈木心中顿时松了口气,有人松口就意味着他的动员起了效果,而张宁和方宇也没想到陈木的口才如此之好,如果不是因为灰色产业收入相当可观,他们都非常心动。

正如陈木所言,他们努力再多,拼死拼活,不是为了后代过上更优质的生活又是什么?至少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一代不能改变命运,那就两代人,两代人不行那就三代,只要有书读就有盼头就有希望。

他们都是农民出身,本身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度,他们的认知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想要让子女改变命运,读好书无疑是最便捷的一条途径了。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有什么用,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积攒一些积蓄适当时候经商做生意,但是俗话说得好,当官的仔不好生,做生意的老板更不好生就是这个道理。

读书或许不是唯一出路,但绝对是一条充满无限且相对轻松的最好选择。

他们此时看重的已经不是纯粹因为海洋大学落地在这边,可以给他们带来经济改善的问题了。而是政策扶持!

三姓村的子女拥有就读海洋大学的优先权!

“陈组长,海洋大学从投建到招生需要多久啊?我家的仔今年就要上高一了,不知道有没有机会?”有一名村两委问道。

“因为这块地是平地,省去了前期的时间,只要征地顺利就可以立刻投建,从投建再到招生,计划全部完成需要五年,不过,三年内应该会有部分专业先行开设招收。”

“那我家的仔岂不是有机会了?”那名村两委显得很激动。

“你嘚瑟个啥啊,我家的仔还在上初中了,更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