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遵王命!”
解决了燕云卫重组的问题,会议进入核心议题——如何对楚国发起最终决战。
杨凡走到巨大的沙盘前,胸有成竹地分析道。
“诸位,如今楚国,看似依旧强盛,其实已是外强中干!此次郭骁‘死而复生’,看似重掌大权,实则内部早已千疮百孔!”
“他接下来不仅要应对我军的进攻,更要分心提防其朝堂上下、军中内外,唯恐有人趁乱动摇他的王位!”
“其手段唯有高压、猜忌、杀戮!这导致的结果,便是楚国整个官僚和军队系统陷入僵化!官员只求无过,将领只敢死守!不敢有丝毫变通和主动性!”
杨凡的手指重重地点在代表楚国疆域的沙盘上。
“高压之下,崩溃只在旦夕!我军接下来,只需考虑如何进攻就行了,而郭骁,他要考虑的可就太多了!他的楚国,会在这种高压下快速崩溃!”
众将领听着杨凡鞭辟入里的分析,联想到密探传回关于楚国境内风声鹤唳、官员将领人人自危的情报,纷纷深以为然,点头称是。
“因此,本王决意,兵分三路,发起总攻!”
说完杨凡便将自己的具体战略部署提了出来。
首先是李坤带领的大军接下来负责攻略楚国南部相对偏远、守备薄弱的州府。
其目的并非攻城掠地,而是牵制楚国南境兵力,制造混乱,切断楚国的粮草和后备兵马运输路线。
后方依旧由许新文等文臣和部分守备部队负责,他们的任务就是稳固新占领区,推行仁政,消化吸收,将占领区彻底转化为燕军的可靠后方和兵源、粮秣基地,同时防备楚国可能的零星反扑。
最后则是由他亲自统帅的主力大军,包括了黑骑和新燕云卫,以及新近投降的楚国兵马。
而他们这一路看似难度最高,实则杨凡有十足的把握。
他们可以利用王莽对楚军布防的熟悉和内线情报,寻找楚军防线的薄弱点,以新燕云卫为锋利矛头,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多点快速突破。
一旦撕开口子,后续主力立刻跟进扩大战果,不顾沿途小城,以最快速度向王都推进,力求在楚国反应过来、调集重兵形成有效防御之前,兵临郢都城下。
同时散布楚王倒行逆施、残害忠良、屠戮亲子、绝嗣无后等消息,动摇楚军军心民心。
杨凡的战略意图清晰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