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会有人不满,”高满堂笑呵呵的说:“但这有什么办法?朝廷的规矩在这。”
“是呀!”姜玉宁不置可否。
“玉宁,我看村中好几家都在办丧事,怎么会这样?”高满堂很不解的问。
“高大哥,昨晚村里发生了一些事。”姜玉宁神色黯然的把昨天村民上山寻猪遇难的事讲了一遍,但没具体说是被杀死的。
“实在太过分了!”高满堂义愤填膺的说:“这和草菅人命有什么区别?”
两人聊了一会儿,高满堂去找张保长看田地。
姜玉宁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听着村子上空飘荡的唢呐声,心里升起一股悲凉。
她记得历史书上记载,土地兼并确实有利于朝廷收税管理,但更加促进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的深化,失去土地的农民,真的会官逼民反进而爆发农民起义。
当今的圣上只看到了有利的一面,并没有看到不利。
现在这个大宋各地扯山头的就已经很多,也出现了像黑山头那样攻占了平山县的,这些都不能引起朝廷的重视?
如果处在北方的夏国趁机作乱,大宋国一下就会处在内忧外患的境地。
姜玉宁自嘲了一下,她也开始忧国忧民了呢!
到了下午,于承泽来了。
“于大人,有何贵干?”姜玉宁在门口迎接他,并没有让他进门的打算。
“薛娘子,我是给那几家送赔偿的,因为您的人也受了伤,所以顺路来看看。”于承泽对着身边的手下示意,手下双手捧着一个盒子递过来。
“请问于大人一条人命赔偿了多少钱?”姜玉宁冷淡的问。
“薛娘子,承王爷恩德,给她们每家补偿五十两。”
“一条人命五十两就够了?”姜玉宁冷冷的质问:“看来人命真的分贵贱。于大人,你们在山上设下那么多陷阱,已经非常危险,为什么连受伤的人也不能放过?你有没有想过,他是一家的顶梁柱,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五十两就能买来一个完整的家吗?”
于承泽深深的鞠躬说道:“薛娘子,我们也是奉命行事。”
“法不外乎人情,”姜玉宁冷笑道:“于大人不懂人的感情是吗?”
“薛娘子,这是给您的请您收下。”于承泽打开盒盖请姜玉宁过目,里边不是银子,而是两颗鹌鹑蛋大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