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状会写吗?”
“诉状写完递给谁知道吗?”
那些人看她的眼神更有点奚落在里边。
老者也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你写过状子吗?”
“没有,”姜玉宁直白的说,免不了又听到几声轻笑。
“那你打算接哪方面的案子?”老者又问。
“我是为了盗贼一案而来。”
“盗贼?”老者惊讶。
“没听说过谁给盗贼做讼师的。”
“最近有这样的案子吗?”
“该不会是早上那个男人找来的吧?”
老者看她,眼神清澈,目光坚定,看起来也不像坑蒙拐骗的人,这么年轻怎么就想不开呢?当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姜公子,《刑统》你读过,背过吗?”老者问。
“通读过,”姜玉宁信心十足的说。
“姜公子,先写一份状子,递到县衙,然后就等着县令升堂问案便可。”
“大概几天才会升堂?”
她每问一句,其他人都会嘲笑一次。
“除了击鼓鸣冤的,一般县令都是逢一五断案。也就是说一个月六天,初一,初五,十一、十五,二十一,二十五这六天会升堂处理案件。大家都是把状子递到县衙交给师爷。一般的案子都是师爷决定,到了日子县令升堂说个结果。”
“这样啊!”姜玉宁心想,今天才十二,要是等着升堂还要三天,只怕会夜长梦多。
“姜公子,你还是先把状子写了,待会儿他们去递状子一并帮你送上去。”老者好心说道。
“多谢,老先生,我这桩案子不能等,我现在写状子,然后就去县衙。您能借我一份状子看看样子吗?”
“这一摞状子你随便看吧!”老者指指桌面,“你就暂时坐在这吧!”
“多谢,多谢,”姜玉宁拔那一摞状子拿在手里看似随意的翻了翻,翻一遍就把那些讯息全都存在空间里,很快她按照诉状的格式,下笔如飞。
铺子里的人见她闷头写的起劲,好奇的探头过来看。
不看不要紧,看完纷纷皱眉的皱眉,耻笑的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