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两万块钱!难如登天

听说隔壁村的王大娘会用碎布头做鞋垫,金花立马跑去拜师学艺,回来就带着厂里的女工们一起做,愣是把一堆废料变成了宝贝。

李东生作为后世来的人,当然明白拓展销售渠道采更重要。

守着厂子等订单,肯定行不通。

然后就开启了“跑业务”模式。

自家服装厂要想真挣钱,不能只盯着村里这点市场。

六十年代,国营大楼和供销社才是消费主力,那才是真正的金饽饽。

普通老百姓兜里没几个钱,想买东西都得去这些地方。

他揣着从红星皮革厂的介绍信,雄赳赳气昂昂地踏进了县城国营大楼。

国营大楼里,售货员们一个个眼高于顶,鼻孔朝天,仿佛顾客欠了她们几百块似的。

李东生耐着性子,好话说尽,才被允许把衣服展示出来。

几个售货员瞥了一眼他带来的衣服,脸上露出不屑的表情。

“这啥玩意儿啊?款式这么花里胡哨的,谁会买?”

一个胖乎乎的售货员撇着嘴说,“我们这儿都是卖的耐穿的中山装、列宁装,你这些衣服,一看就不实用。”

李东生耐着性子解释:“同志,时代不同了,现在大家都追求新潮,这些衣服款式新颖,颜色鲜艳,年轻人肯定喜欢。”

另一个瘦高个的售货员嗤笑一声:“年轻人?年轻人有几个钱?买得起吗?我看你还是拿回去吧,别在这儿浪费我们时间。”

任凭李东生磨破嘴皮子,国营大楼的售货员们就是不松口。

无奈之下,他又去了供销社,结果也碰了一鼻子灰。

供销社的主任是个戴着厚厚眼镜的中年男人,他扶了扶眼镜,慢条斯理地说:“小伙子,你这衣服,款式太超前了,不符合我们这儿的实际情况。我们这儿的老百姓,还是喜欢朴素实用的衣服。”

大半个月下来,李东生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子,却只卖出去一两件衣服。

回到家,他一脸颓丧。

金花看到他这副模样,心里也咯噔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