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乐把灌注的活儿交给了猩猩之后,自己亲手来操作振捣。
这是一个技巧和力量兼顾的工序。
粗粒混凝土灌入搭建好的模板当中,由榫卯结构彼此固定的模板,被水泥和石块的重量撑得向外微微鼓起。
浇筑的时候,需要不断地振动捣实,以排出气泡、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
提高强度,保证工件质量。
随着混凝土浆液灌注入模具,他用一根木桩抵入其中,超过七吨的巨力不要钱一样地透过木桩传入混凝土。
并且,依靠催化过后的“韧性肌肉组织”,他振捣的力量,变得更加绵长且富有节奏感。
在模具之间,掺杂了石块的粗粒混凝土,如同水波一样不断向外荡漾涟漪。
木质的模具,采用的木板厚度超过三厘米,但随着许乐的振捣,这些模具一鼓一收,就像是在呼吸一样。
向外鼓起的弧度一开始还很轻微,随着许乐用力,一直膨胀到木条几乎要被崩裂。
再从这个极限程度,缓缓平复下来。
随着振捣,模具内部的混凝土浆液的高度起起伏伏,变得更加密实。
气泡从混凝土中浮起的时候,发出来一连串“啵啵”的咕嘟声。
仿佛在炖煮一锅浓汤。
混凝土里混合的石块,彼此不断地摩擦,一些本身就比较酥脆的石块,也在振捣过程中,进一步裂开。
石块与石块之间的接合更加紧密。
流水线一样的配合,工程效率相当高。
很快,环绕小院一周的墙体就逐步成型,夹在木质模具之间的混凝土绕着钢筋,开始缓慢凝结。
由石块提供刚性,水泥将石块黏着在一起分散应力。
钢筋则是贯穿其间,提供足够的韧性。
倘若说旧石墙提供的是心理上面的安全感,那么这么一堵厚重的混凝土墙,提供的就是扎扎实实真正的安全感了。
“是不是看起来太冷冰冰了一些……”
木条模具还没有拆除,不过许乐已经能想象出来拆掉以后的样子了。